白无迹低头不语。萧雨飞激动地道:“刚才那黑衣人就是她?是她打手势要你不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原因,她可以让你知道,却不肯让我知道?为何她可以见你,却不肯见我?为什么这原因该她自己对我说,你却不便说?请你对我明言,不要让我一直蒙在鼓里。”

白无迹忽地抬起头来,冷冷道:“你猜得不错,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还想不出其中的原因吗?”摇摇头,转身又欲走。只听“呛”的一声,萧雨飞的断肠剑已在手,道:“好,白兄,我愿和你一战,就在此时,就在此地!我陪你决斗,你告知我真相。”

相思断肠剑,天下第一剑。此时,那森冷的剑气已笼罩天地,剑身如一涨秋水,剑茫流动,映着剑柄上两个纂字:断肠!萧雨飞屈指一弹,剑作龙吟,嗡嗡之声经久不息。没有风,身旁的木叶却纷纷飘落。白无迹盯着断肠剑,眼中有亮光一闪,赞道:“好剑!”

萧雨飞凝注着手中的断肠剑,缓缓道:“我七岁学剑,十七岁才从我爹手中接过这把剑,虽已身经数十战,却只用过一次。只因我爹说此剑太过凌厉,常有饮血之恨,妄用不祥。现在我为你用之,你还有何犹豫?”

此剑萧雨飞只用过一次,那一次是在什么地方,为何人而用,没有人比白无迹更清楚。九龙瀑前,萧雨飞和姜太公舍命相搏,不就是为了救他吗?白无迹眼中闪过愧疚之色,却瞬间消逝。他的手也紧握住了剑柄,却又忽地松开,长叹道:“我很想和你一战,但,我还是不能告诉你!”

萧雨飞颤声道:“为什么?你宁可错过这次机会也不肯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白无迹摇头叹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可以让我知道,却不肯让你知道,就是因为,因为——她把你看得比我重一百倍,一千倍啊!”

萧雨飞道:“你再说得明白些?”白无迹脸上露出凄凉的笑意,低声道:“我说得还不够明白么?你可知,何谓情到浓时情转薄?你若想不明白,又有什么资格爱她?”说罢,黯然转身,低头慢慢行去,孤独而落寞的身影渐渐与黑暗融为一体。

萧雨飞呆呆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反复咀嚼他的话,情到浓时情转薄究竟何意?是指她对他已爱到极致,所以看起来反似不爱,还是话里另有所指,要他对她,情到浓时情转薄,该放手时须放手?

他本聪灵,但连日来的大起大落,种种或真或假的讯息缠绕着他,关心则乱,竟有些分辩不清。心道:“难道我真是当局者迷么?”握剑的手缓缓垂下,冷汗已湿了衣襟。

第二十三章 当局者迷

梅谷,葬花溪。曾经落英缤纷的桃树,已绿叶成荫子满枝。无数蜜桃,熟得透了,散发着清香。

花溅泪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看着桃林怔怔出神。已是黄昏,夕阳给林中的一切渡上了一层柔和的金黄。她举目四望,林中寂寂,空无一人。事过境迁,物非人也非。

忽然,林中响起了箫声,悠扬,婉转,似在诉说那无尽的相思。她浑身一颤,难道是他?他已算准自己会回来,特意在这里等她?她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悄悄循声而去。

葬花溪旁的岩石上果然坐着一个人在吹箫。他吹得很入神,似已完全融入了箫声里。却是白无迹。溪水静静流淌,花溅泪倚在一株桃树后,回想与他几次相见的情景,他曾在黄山苦竹溪畔言道,当时就在这葬花溪旁的桃树下,他与萧雨飞一同看到了她面纱下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忍不住长长叹息了一声。

白无迹抬起头来:“你终于来了。”花溅泪在一块岩石上坐下,与他隔溪相对:“你在等我?你知道我会回来?”白无迹见她神色平和,笑了笑,道:“你肯和我说话了?你不再刺伤我了?只因你已不用再担心我会抢着以身犯险了,是么?”

花溅泪低声道:“其实我那日说的也确是真话。我乃兄妹三人,少我一个不少,我率性而为,尚无大碍,但你白氏一族,却只余你一点骨血,你不能太任性。”白无迹道:“我明白。我和你一样,这一生,都注定要为他人而活。”花溅泪道:“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为自己而活?只要问心无愧,便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