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除了让武安帝少操心,多将养,尽力延长寿命之外,秦无咎也无甚好办法。皇帝有痒,公务多由太女处置,一段时间之后,朝政慢慢都转移到了秦无咎手中。武安帝见她料理公务游刃有余,就彻底放了手,自己安心养病。

光阴似箭,冬去春来,武安十八年的春天如约而至,各地举子先后拥进京城,沉寂了一冬的京城逐渐热闹了起来。粉白轻红的杏花飞舞枝头的时候,这一科会试拉开了帷幕。

前几日一场倒春寒,让武安帝染上了咳疾,他便安排秦无咎主持殿试,并点了礼部尚书王松为主考,春闱中诸项事宜,主考官不能决者,都上呈皇太女定夺。

大燕立朝十八年,已经考了六科会试,制度流程都是现成的,可以说科举制度空前成熟,成为朝廷笼络人才的重要途径。

虽然是第一次主持科举,但对考过科举的秦无咎来说,倒要驾轻就熟。只是不成想,一向按部就班顺利举行的会试,竟在今年平白生出波澜来。

第74章 乾卦 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公主31

会试放榜,榜下有哭有笑有疯癫,这本也寻常,一张金榜,分开的是天壤之别的人生,每科榜下照见的世间百态,比任何话本都真是又荒诞。

不过再怎么激烈的情绪,看完榜过了那个劲头就会平复下来,该干什么还得去干什么,拥挤的金榜下人潮也会慢慢散尽。可这回看榜的士子非但没有散去,还对着金榜指手画脚越说越激动。

问题出在这科会试的会元上。先是一人大呼不可能,会元怎么可能是霍藜,接着十来个一起结伴看榜的士子,都摇头说这人绝不可能高居榜首,肯定是弄错了。有那暴脾气的,直接吵嚷了出来。

“这榜不对,凭什么点霍藜为会元,凭他不学无术吗?”

“就是,我们头悬梁锥刺股都名落孙山,他个纨绔子能得中榜首?”

“肯定弄错了,他一个在本府内吊榜尾的举人,反而把天下英才都比下去了,这里面要是没说道,我姓倒过来写!”

“不用倒过来写,他就是舞弊!先前我见霍藜偷偷摸摸的拿了写纸卷给人,相必就是交易买卖试题!”

“这是会试啊,天子脚下,真能有人动手脚?”

“不好说,以前没有,如今么,牝鸡司晨……”

听到这句话,有人就一皱眉,不着痕迹的远离了那人。但更多的人,特别是落榜举子,被那可能存在的科考舞弊、试题买卖刺激的不轻,从一开始的议论纷纷,到后来的群情激奋,直到最后竟拥到贡院门前静坐,誓要讨个说法。

无论何时,科举舞弊都是大事,历朝历代,只要出了舞弊之事,伴随的都是无数人丧命和贬谪。王松一个头两个大,科举本就由礼部负责,他又是今科主考,碰上这事只能说合该倒霉,不过他且顾不上自己,目前最重要的是怎样迅速又平稳的解决此事,把影响降到最低。

于是他第一时间就把此事呈报给了秦无咎,太女殿下要主持接下来的殿试,现在士子们闹腾起来,耽搁了殿试可就遭了,毕竟这是殿下入主东宫后第一次主持科考,要是真出了舞弊之事,怕是有人拿此做文章,诋毁殿下。

与其说相信有人舞弊,其实王松更倾向于这是有人针对太女殿下设下的局。

秦无咎仔细看着王松呈上的这次会试的相关资料,手指在霍藜的名字上划过,颇有兴味的挑了挑眉,“有点意思。”

会元霍藜,泰宁府石泉县人,出身于耕读人家,霍家家业颇丰,历代都有科举出仕的,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士绅大户。

霍藜是霍家家主霍远的次子,其生母则是霍远的妾室。霍藜与嫡出的兄长霍芝只差半岁,两人同一年开蒙进学,因为霍家已经两代科举不第,导致霍家主在他们身上寄望很高。

但这兄弟两个简直就是对照组,霍芝自幼勤奋好学,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很得长辈的喜爱,每每先生也赞赏有加。

霍藜就不这样了,从小就极为顽劣,长大后吃喝玩乐、斗鸡走狗无所不能,进学后也没心思读书,一摸书本就害困,照样游手好闲。总之,藜藿整个就是一不学无术、人厌鬼憎的存在。

照说霍藜这德性,很没必要在学里虚度光阴,秦无咎看了看霍家的情况,心中有所猜测,霍家主九个子女,霍芝和霍藜是唯二的两个儿子,男丁少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嘛,则是霍藜无论怎么折腾,考试的运气却不错,考秀才的时候每次都以“孙山”的姿态险险通过。

再是“孙山”,那也是考上了不是?

霍藜第一次参加乡试的时候落榜,反倒是他兄长霍芝中了举,奈何转年春闱霍芝并未得中。因此这一科霍藜再次作为最后一名登上桂榜,与再次参加会试的霍芝又赶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