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崔氏几乎头脑发晕气得七窍生烟:子孙血脉是一个府里的头等大事,结果她差点亲手把个绿帽子带到了儿子身上,让她焉能不气?

当初为着梅娘出身不清白,她还特地遣人查了,又反复问过跟着的小厮。后来是梅娘挺着肚子依旧不眠不休照顾杨岑,才打动了她的心,给梅娘一个名分,如今可不是狠狠甩了她一巴掌。

崔氏怕自己立时下令,就要把这两人打杀了,深吸口起,下令关起来,等过两天平复了心情,才下命令。

杨岑也不管各人最后结果如何,只是任由崔氏处置去了。他心知自己这个娘也不是心狠手辣之人,越哥儿大约要送去给可靠的人家的养,至于梅娘等人,也不会丢了性命,只是断不会好过罢了。

英国公府一场急病没了梅姨娘和刚出生不久的哥儿,不得力的下人也都被罚了。只是这事在杨岑痊愈的喜讯下,丝毫没有掀起波澜,毕竟只要杨岑还活着,多少儿子养不得?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房这下子坐不住了,自己辛辛苦苦送来的儿子,什么没捞到,就要这样回去了不成?

第61章 长大

如今杨岑已经醒了过来, 按理说,那二房送来的岳哥儿自然也该全须全尾地送还给他亲生父母。

岳哥儿与二老爷夫妇都等着老国公爷这个消息,但偏偏正房里并无动静, 还传了话来让岳哥儿好生读书, 专门在西厢边辟了一个书房出来。这让他们本来已经绝望的心又重新燃起几丝希望。

一直以来,长房虽然子孙凋零,但又是长子又是嫡枝,老太爷一向偏爱。但是这次杨岑出事说不定是给他敲响了一个警钟, 提醒他, 这大房唯一的子嗣即使已经长成,却仍然经不起半点风波, 一旦横生变故,疾风催枝,就面临着千顷地里无一苗的尴尬局面。

崔氏好容易等杨岑醒过来, 粗糙了十几年的慈母心在这一年里反复打磨, 变得格外圆融敏感。再配上她生猛的天性,如今的崔氏,就像是一头刚刚苏醒过来的母狮子, 虎视眈眈看着四周,要防着别人夺了自己孩子的一切东西。

这时候,老太爷的举动无疑就是给她加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让崔氏格外暴躁。

“老太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岑儿还是不是他看着长大的?”崔氏在房里急步走来走去, 看着不敢冒头的世子爷冷笑:“想让我再认下一个儿子, 也不看那房里配不配!”

世子爷擦擦头上的冷汗,讨好的笑道:“灿娘莫气, 父亲如今并没找我提过这事。想来是另有打算,未必跟过继有关。”

“等有关了就来不及了!要是老太爷冷不丁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 你说,你应是不应?!你说!你说!我猜,借你十个胆儿你也不敢!”崔氏不是有意要贬损丈夫,实在是两人成亲快二十年,摸着手都像是自个儿的。他那点性情崔氏摸得一清二楚。

丈夫不中用,崔氏就是再凶悍,到底也是大家教养出来的姑娘,不能自己跑到公公面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