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不过有时读者目光太过锐利也会叫人哭笑不得。

比如旧文下面看见一条最新的评论。

咚哧萝卜 评论:听说作家的第一本长篇多少带有半自传性质,所以你真的想过要挖你哥墙角吗?真的有喜欢过老师?

萝卜是大方的萝卜,一砸三个深水炸弹。

周至回她:想喜欢老师,老师没给我这个机会。想挖墙角,我哥也没给我这个机会。

这是大实话,对于有些作者而言,确能从小说本身看到他的一部分真实,比如古龙,比如亦舒。

提出问题人,对答案并不满意,皱皱鼻子,咕哝一句:“没劲。”

“早知道就不给她打钱了,没劲没劲。”

要是周至知道这个id背后藏着的人是她看了半天的新闻主角:方姜,估计还得掉一次帽子。

实际操作账号的人是方姜的助理,她的读者:宋圆。

宋圆劝方姜很有一套:“方老师,你没听过一个说法吗?看书就好,不需要知道作者如何。就跟吃蛋一样,你不需要知道下蛋的鸡怎样,蛋好吃,你就吃蛋。”

一连好笑了几天,方姜终于对鸡蛋脱敏,没再继续大笑。她灵机一动问她的助理,“你说,我们把这篇小说改成话剧怎样?”

宋圆一拍大腿。“好诶,方老师,最早我也有这个想法,对白啥的很适合做成话剧。等等等等,你说我们?方老师,你要自己来?完了完了,孟总一定会杀了我。话剧费时费力也不赚钱呀。”

“放心,杀人是犯法的,花不了多少时间。你问问那光头,会不会改剧本,不会我可以找人改。算了,不用你问,我自己问。”

作者有话要说:  女记者:姜姜啊,想摸的是人还是狗哇?

预警:

这篇小说里会出现我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剧情,不过要把寿头和周至分开哦。

☆、chater 12 脑子有毛病

“那死光头简直,简直,简直是个榆木脑袋,不,是石头脑袋,不,是砖头,空心的!”

能让方姜气到磕磕巴巴骂人,周至堪称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者不晓得,反正她是第一个。认识方姜十二年,第一次见她气得恨不得拿手机砸人脑壳看看里面是屎是脑浆还是破棉絮。

孟时桢明面上帮腔骂周至不识抬举,心里面有一万只小手在鼓掌。

拒绝得好哇,拒绝得妙,拒绝得呱呱叫!

周至不拒绝,她得操碎心,到时候哭唧唧的可就是自己了。方姜发神经确实难得,更难得的是在她发神经的当口,有那么个人正正好能阻止她。

恩同再造。

话剧这种东西,费时费力不来钱。不算前期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就拿票房来说,以方姜的水平,用上海话剧中心的小剧场了不起了,一个场子满打满算三百人,一百五十块一张票,三百张票才四万五。除非是方姜唱独角戏,只有场地费、人工费、管理费、服装道具费用,否则另有其他演员的开销,排练花费另计。

方姜能演多少场?十场、二十场、五十场、一百场?一年到头别的事情不要做了,光演出?一个工作室都得喝西北风。就算演足一百场,赚的肯定没有一场综艺来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