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女记者显然也被方姜萌到了,提问的声音轻快许多。“姜姜也喜欢猫?养猫吗?”

方姜:“猫啊狗啊,有毛的我都喜欢。不过我没有养。小动物,一旦决定养了,我就把它们当作家里的一份子。你也知道我们这一行,东奔西跑,颠沛流离,一直看不见照顾不到,会惦记。不过最近一直在看别人家的狗,是不是叫云吸狗?那人每天和狗大战三百回,特别可爱。想摸。”

弹幕又来了:让我做那只狗,想被摸,后面一串哈哈哈。

周至第一反应想到自己,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杠开的日常,她没有关闭方姜看她朋友圈的权限。但是大明星看她的朋友圈,一直看?她不敢相信。就算方姜神经兮兮,也没神经到这个程度。

明星采访,大多乏善可陈,问题事先提供,答案提前准备,毫无惊喜可言,都是为一口饭,你好我好大家好,没甚激情。周至一直搞不懂来来回回那些问题,得到官样回答,还要每个地方问一遍,有什么意思。又不劲爆,又不真实,要看的人从现象看本质。她不是粉丝,看看便觉得无趣,正打算关微博码字。

只听那女记者问:“姜姜,你的粉丝都希望在大银幕上看到你,听说你最近在争取菊次郎新电影的角色?”

方姜明显一愣,停顿了三秒。女记者补充道:“有消息说菊次郎要翻拍北野武的《玩偶》。”

听到北野武和玩偶,周至也来了精神,没想到方姜对这个电影感兴趣。但是玩偶这部电影,女性演绎的空间不大,方姜能演哪个?几十年如一日带着盒饭等待黑道老大的情人、被毁容的明星还是自杀未遂变成傻子跟着变心未婚夫一直走一直走的那个?

方姜很快回神,不像别人那样直接否认或是说不清楚,反而肯定了女记者的疑问。“如果能有幸参演自己喜欢电影的再版拍摄,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一听说这件事,我们工作室就去联系了菊次郎导演,实不相瞒,还没得到回复。”

女记者显然对她的直接有点惊讶,方姜的这个答案随时会变成一篇黑她的新闻稿。她都能想出各种标题来:《方姜一门心思谋求海外发展,被导演残忍拒绝》、《抱导演大腿失败,方姜何去何从》,进而变成对她演技质疑的那种黑料。

方姜感觉到对方的惊讶,了然一笑,说:“其实这部电影里面,演员更像是背景。如果你看过你会知道,演员台词很少,风光、音乐、服装比演员本身更吸引人。这所有的一切只服务于电影所表现的命运本身,我们是命运的棋子,是玩偶。”

电影点到为止,方姜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反倒是主动说起最近自己打算尝试新鲜事物。

qq群里有读者敲饭碗催文,周至速速把微博关闭。打开文档,方姜的声音在耳畔回荡,眼波在眼前浮现,眼底的那一线光慑去她的心神,让她无法投入自己的小说。

美丽的容颜使人振奋,她想,她一定是看太多方姜的新闻。

写不出东西,只好先去看评论,寥寥可数,乏善可陈。周至叹气,现实教她做人。

如果说订阅是作者的食粮,评论便是作者的鸡血,鼓舞作者日复一日,忍受寂寞,敲出激荡的文字,呕心沥血。

读者看作者,通常会觉得有趣,作者创造世界,邀请读者与她一同游历。她们不会想到创造的过程会如此寂寞孤独,传统作家更甚,写完一本书才能出版,才有与人交流的机会。如今在网上连载,交流的机会变多,变得更加即时,作者会迫切地想要得到反馈。

写得怎么样?

人物可还喜欢?

对后续发展有何猜测?

有什么其他想法?

可有不谋而合?

每一个新章节背后,都有一张欲说还休的脸:你看我一眼呀。

评论意味看见,若是有读者的评论恰与作者初衷相符,那必然是作者最幸福的一刻。

她被真实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