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这就是战争的最可怕之处!

挨过难以置信的震惊,忍着心中涌动的悲怆,驱逐舰上的英国官兵毅然把面对死亡的恐惧抛之脑后,他们果断接替了通报舰的领航位置,一边向货轮和驳船发出“各自撤退”的信号,一边将剃刀般锋利的舰艏转向敌方舰队——舰上的4英寸舰炮不论射程还是威力都不足以对敌人的大型战舰构成威胁,500毫米口径的白头鱼雷成了驱逐敌人的唯一希望。

尽管威力十分惊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海军使用的鱼雷通常仅有2000码的有效射程。光天化日之下,单单一艘驱逐舰几乎不可能对敌人的一支巡洋舰队构成威胁,但哪怕看不到一丁点儿取胜的希望,为了吸引敌方火力,掩护己方船只撤离,这艘英国驱逐舰仍然如同一只不知畏惧的斗牛犬,勇猛顽强地直冲向前。在距离拉近之后,他们将会更加绝望地发现,那支桅杆上飘扬着黑鹰铁十字旗的德国舰队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强大。它们无一例外具有新型巡洋舰的优异机动力,其中五艘还拥有媲美战列舰的火力——英国海军将这种新型战舰定义为“战列巡洋舰”,而德国人不仅在这种新型战舰上装载了强劲的火炮和大功率的轮机,还给它们装上了十分坚厚的装甲,使之既能独当一面地执行战斗侦察任务,又能极大的丰富主力舰队的战术选择,成为真正具有战略机动价值的先锋力量。

第2章 炼狱风暴

“报告,舰队十度向右转已完成,航向正西偏北16度,距离目标港口20海里。”

重装甲保护的司令塔内,一名面容年轻而稳重、军服整洁且简练的军官用字正腔圆、中气十足的语气向一旁体型偏瘦、站姿端正的中年将领作出报告。

这位中年将领穿着短襟收腰的深蓝色海军服,胸前的色条略章代表着德国海军中将衔。他留着大约寸长的短发,人长得精瘦黝黑,上唇胡修剪整齐,下巴蓄着简短的山羊须,胸前挂着黑壳的双筒望远镜,小眼睛显得很是精明。

透过面前的司令塔舷窗,可以看到左舷前方的远端海面弥漫着大量的灰黑色硝烟。本舰与硝烟之间的空旷海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艘舰艇,从舰艏激起的白色海浪可以看出它的高速航行状态,前甲板叠置的两门舰炮时不时往外喷吐火舌烟团,但落下的炮弹距离本舰还有上千米的距离。

视线近处,两座硕大的双联装主炮塔静静指向左舷前方,位于二号主炮塔侧旁的双联装副炮塔正在转动,笔直修长的炮管已经越过舷线,正在微调着高低角度。

估测那艘可怜的英国驱逐舰进入了己方副炮的有效射程,短发山羊须的德国海军中将唇齿轻启,以淡定自若的神态说出一个清晰无异的词:“射击!”

站在传声筒前的军官是个肩宽膀圆的大块头,他旋即以铿锵有力的男中音向射孔室传达了射击指令。

数秒之后,司令塔舷窗前下方的双联装副炮喷出明亮的火舌。41英寸炮轰鸣的咚咚声听起来要比主炮声势磅礴的怒吼轻柔许多,带来的颤感也较轻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无足轻重的。这些由克虏伯研发的新型舰炮原本是用来装在德国海军轻巡洋舰上当主炮的,它们较以往相同口径的火炮射速更快、射程更远,配备的高爆弹和穿甲弹也具有更强的破坏力。在德国海军高层改变轻巡洋舰的火力配置方案后,这些舰炮转而用在了新造的大型舰艇上,且多数采用了灵活快速的双联装副炮塔,以便在中等防御距离上提供充沛、密集的火力输出。

一转眼的功夫,舰队诸舰射出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几千米外的海面上,它们激起的浪花瞬间将那艘弱小却桀骜的英国驱逐舰包裹起来。以双方的实力差距,这场战斗的悬念仅在于它还能坚持多久。十数秒之后,舷窗前下方的双联装副炮毫无压力地再度开火,炮口涌出的硝烟旋即随风散去。再隔十秒,它们三度开火,射速之快令人咋舌。

远处海面,弹激水浪之外很快有了新的景象。短发山羊须缓缓举起望远镜,经过放大的视野中,那艘孤傲的英国驱逐舰仍在前行,但前甲板和舰桥已是一片狼藉。舰炮呈现怪异而惨淡的扭曲状,舰员横七竖八地散布在战位周边,鲜血横流的惨淡景象形同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