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东海王和韩孺子点头表示同意,这项规则对他们有利,将会使宗室子弟更支持他们,而不是冠军侯。

皇甫益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规则,最后道:“选帝登基之前,必须先写好三道赦令,第一道赦免争位者,封王,允许他们归国,并给予赏赐,第二道赦免群臣,第三道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是新帝登基的惯例,前两道则是保证选帝各方的安全,几人都表示同意,年幼的英王开始打哈欠,靠在袁子凡的腿上,一脸困意。

“就要说完了。”皇甫益向英王笑道,“光是立下规则不行,还得有监督规则的执法者,有请宿卫中郎将上官大人。”

房门打开,中郎将上官盛迈步进来。

韩孺子记得这个人,上官盛曾在他面前与群臣争论,是个情绪激动、胆子很大的年轻人,现在的他却是一脸木然,站在门口,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说道:“宿卫八营监督选帝,不用我多说,诸位也该明白,争取大臣支持的时候,怎么说都行,就是不能动武,动武者一旦被查实,以军法处置。”

“我要是被人陷害呢?”东海王问。

上官盛冷冷地说:“东海王请相信,宿卫八营必能查个水落石出,绝不冤枉一人。”

“既然有你的保证,我就相信吧。”

上官盛继续道:“还有,从今日起,直到选帝完成,这间屋子里的任何人不得离城半步,否则的话,按军法以逃兵处置。”

“呵呵,撵我我都不走。”东海王指着墙边的六名宫女,“她们也算在内?”

上官盛脸色微红,“她们不算……而且她们是宫中侍女,出宫都不行,何况离城?”

上官盛威严地再次扫视众人,见无人开口,退出房间。

“为方便联络,这间屋子将专用。”皇甫益指着脚下,“诸位都将得到一份凭证,只要宫门未关,随时可以来这里找我,或者留信、留话,我会一字不差地带给太后。”

皇甫益退后几步,面对四位皇子、皇孙,躬身道:“大楚新帝,必在诸位之中产生。”

韩孺子左右看了看,想知道“诸位”都包括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