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go229有着前卫的外形,其身上可以看到b2的身影,可当你知道这架飞机早在60年前就以成功升空,只能让人感到震憾。值得一提的是,go229独特的外型和木质结构也使其具有一定的隐形特性,试飞时曾让地面雷达失去信号。看来它还是人类航空史上歪打正着的第一架准隐形飞机。但很不幸的,或者很幸运的,纳粹德国气数将尽,有什么也没用了。

二、火蜥蜴

德国he162“火蜥蜴”喷气式战机又称国民战斗机,其改良型在设计之初有几种构型,最后敲定的还是前掠翼和方案,采用前掠翼虽也和ju287前掠翼轰炸机一样可能是出于机体配置,却也意想不到的得到了前掠翼所带来的出色机动性能(前掠翼在高速下的气动弹性发散问题在he162这种高亚音速飞机上还不明显)。加上机体轻巧,其机动性能颇为出色。

进入1945年以后许多德国飞机制造厂都将转产该机。国民战斗机的含义就是可以大量制造而且操作简单谁都能开。有一些工厂负责总装;一些工厂负责制造金属结构的机身;飞机的大小零部件由德国各地的中小型机械厂制造;木质部件(机翼,垂尾)由家具制造厂制造。最终的月产量将达4000架。

飞机的重量很轻、结构简单、尺寸较小。机身为钢管构架,外蒙铝皮;机翼除以55度下反的翼梢外,均为木质结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也为木结构;但装备了当时罕见的弹射座椅,以避开发动机进气口逃生;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

1944年12月6日,原型机he126v1试飞。12月10日,在飞行表演中飞机失事,机毁人亡。该机除木结构使用的胶水质量有问题,使飞机结构脆弱外,还有以下问题:设计仓猝,发动机短舱和机身间隙狭窄,在缺乏整流的情况下,对尾部形成严重气流干扰;在高速飞行时,尾部经常出现难以捉摸的摆动;当向左急转过载超过4g时,飞机陷入严重失稳状态。所以,“火怪”名副其实,根本不可能象纳粹官员想象的那样,由“国民飞行员”驾驶。就是那些驾驶该机的老飞行员,也必需按照飞行手册上的规定:“飞行操纵动作必需轻柔和联贯,切忌粗暴和突然”来操纵飞机。可以想见,这样的飞机空战缠斗性能一定较差。

he-162喷气机只有两次参战记录战果有限,“辜负”了纳粹帝国对它的期待。

战后盟军曾经在一个山洞工厂中缴获了上千架组装到一半的火蜥蜴,他们没时间了,也没有油料了。由于炼油厂大多被毁,即使是-262风暴鸟这样的技术基本成熟的喷气机也只能停在机场上等着盟军来炸。

三、突爪鹰

1944年,为了应付日益强大的盟军特别是苏军强大的装甲洪流对德国本土的威胁,德国开始了新一代对地攻击机的研制,明为突爪鹰的新型对地攻击机是为了接替老旧的亨克尔hs129攻击机,设计思想是利用强大的火力和自身厚重的防护装甲在低空猎杀敌军坦克(这一点与后世a-10攻击机的作战设想完全一致),突爪鹰的外形也许不像其它一些德军末日战机那样前卫,可却是极为适合低空攻击这种风险极大的任务(喷火介绍过,但是图片不够经典)。

突爪鹰拥有对地攻击机必备的厚重装甲,其拥有的“开罐”利器也十分不错,其标准反坦克武器为k10330毫米长身管机炮(性能优于262上的k108),也可以换装更大的足以击毁苏军新式重型坦克的50毫米以上火炮和各种反坦克火箭和炸弹,如能问世,它将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对地攻击机(怕是没有什么盟军坦克能躲过它的“鹰爪”)。

“突爪鹰”攻击机一旦大批量投入战场可以给予敌军装甲部队尤其是苏军以毁灭性打击,可是感谢上帝,那些疯狂的纳粹们没有机会了。

请注意其雪橇型起落架,这是当年技术下告诉降落时最好的办法,普通的轮式起落架难以适应高速降落的巨大冲击。旁边是那门火力恐怖的k103机炮。

四、银翼杀手

1944年7月5日,德国航空部向各大飞机公司发出了关于新型战斗机指标的226ii方案,这次竟标旨在开发出一种性能超越早期262的高性能喷气战斗机,梅塞施米特公司拿出的竟标方案就是-1101。(老天,这玩意真他妈丑!)

-1101同ta183一样也是一架划时代的战机。同时代的盟军没有任何战机能与其比翼,不过随着德国的战败,-1101和ta183这两种当时最为强悍的战机都无法投入战场,给后世的军武迷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同时也是人类的幸运。

五、旋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