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页

傲慢的尖脸老头耻笑道:“加入这么个乌烟瘴气的小党派就能保护人民了?看来你的外交官生涯还完全没有入门啊!就算是在整个国家具有影响力的党派,所能够做的也不过是在议会表明自己的见解,努力说服其他人同意自己的倾向,而一位外交官,真正优秀的外交官,却能够通过一次接触、一个会面,以外交的手腕来实现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目的,而不需要通过声嘶力竭的呼喊甚至赤裸裸的武力胁迫。”

看到冯·梅恩男爵频频朝自己眨眼睛,林恩勉强点点头:“您说的不无道理。”

尖脸老头以为自己轻而易举地赢得了胜利,他骄傲地说道:“对于你这样一位能力出众的优秀青年,我们乐于展现长辈的宽容:如果你确实是因为一时迷糊而错误地加入了这个小党派,和它划清界限,公开指证它的愚昧和反动,我们将恢复你的职务。一年,也许用不了一年,你就会升任一等参赞,试着在次等国家负责相对独立的岗位,从而获得非常宝贵的锻炼机会。”

“您的条件很诱人。”林恩笑道,依旧是轻蔑的笑容,而冯·梅恩男爵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真实态度,连忙插话说:“任何事情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决定,部长阁下,我们或许可以给霍斯特一个晚上好好想想。”

尖脸老头有些不屑地瞟了林恩一眼:“有些机会可是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

“您说得很对!”林恩鄙夷地看着对面那一脸得意的外交部大员,决意一针见血地结束这毫无意义的探视,也彻底摆明自己的立场:

“就说这监狱生活,许多缺乏勇气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体验到,而我自从被命运选定之后,就决意做一个遵循自我意志的人。24年前,昔日元首因为啤酒馆政变而被判入狱五年,实际服刑8个月,在赫斯的帮助下完成了《我的奋斗》,实现了伟大的蜕变。我不敢拿自己跟元首相提并论,可我这段时间确实想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这些都是舒服的办公室里体会不到的。当然了,我想你们完全有能力让我被判入狱更长时间,让我从头到脚好好反省,但你们迟早会听到人民发出的呐喊声。真理,永远掌握在人民手中。”

第86章 钢丝上的舞蹈

自打德国临时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长,那个傲慢刻薄的尖脸老头,怒不可遏地结束探视之后,林恩的监禁生活开始恶化:每天的餐点要么又少又硬,要么干脆是发霉变质的,每周一次的探视也总是因为监狱方面这样那样的理由延迟甚至取消,放风时间调整到了夜晚,照不到太阳也就罢了,偌大的院子里还只有他一个人的孤独身影。纵然如此,林恩依旧从容而平静地等待着,意志未曾动摇,信念的力量愈发强大。

深秋一过,空气中凝结起深深的寒意,单人牢房里仍只有木板床和薄薄的毯子,在得不到充足食物的情况下,林恩只得坐禅度日,照此下去圣人成不了,身体迟早垮掉,幸而黯淡的日子在11月中旬的那个周一被打破,林恩获准接受探视,而关于时局的新消息比下属们送来的大衣被褥更具积极意义——近一个月来,德国各地发生了大规模游行示威和罢工运动,这其中一部分是复兴党组织的,还有很多是地方党派发动或者民众自发举行的,冯·巴本临时政府自执政以来头一次面临如此凶猛浩大的反对浪潮,政治形势岌岌可危,对外又受到盟国方面施加的压力,不得不向东欧前线增派兵员和物资供给,焦头烂额不说,还激怒了群情亢奋的民众,数度被调去遣散游行队伍的军队内部也频传反对声音。

陷入局面被动的不仅是德国临时政府,秋冬交替以来,盟国在东欧战线上的境况也相当不乐观。忌惮于苏联军队依然强大的陆战实力,他们暂时放弃进攻转入防御,并在波兰东部的边境抵达制造了一条宽阔的无人地带,意图凭借航空兵、战术核武器以及数以万计的地雷阻止苏军重新突入波兰,然而这并不能有效阻击苏军铁骑,反而造成了苏军一调动兵力盟军方面就紧张万分的尴尬,战场主动权的易手一目了然。

就在各大强国精力受制于欧陆战场之时,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也如历史那般风起云涌,继印尼、菲律宾之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也先后获得独立,只不过它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尚不及北欧的风云突变——1947年11月4日,挪威北部的芬马克、特隆姆瑟和诺尔兰三郡宣布从挪威王国独立,新成立的国家正式名为“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这个神秘的自由帝国占据了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二战刚刚结束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不足十万,且以捕鱼和有限的矿业、冶金、贸易为经济支柱,综合实力还不及一些仅有三、四万平方公里的欧洲小国,如今已然成为挪威重工业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区域,仅1947年上半年贡献的税收就占到了挪威政府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北欧新国度的出现出乎外界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在各国作出明确表态之前,不甘传统国土出现分裂的挪威王国拒绝承认“自由帝国”的合法性,并迅速出兵北上试图收复国土,然而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出征的数万挪威军队就遭致海陆空的全面惨败。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关于自由帝国真实面目的传闻满天飞,此前第三帝国的猜想几度沉浮,这次人们相当一致地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不过,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官方一再宣称这是一个由反对战争、反对大国压迫、反对暴力统治的自由人士共同组建的理想国家,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挪威,故而挪威政府的武装干涉才是真正反动、不合法的。

挪威军队实力不济,但挪威政府自二战结束以来就在政治上倒向盟国一方,目前也是西方盟国的正式成员之一,美英等国对于这种局面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强大的美英舰队很快从英国和欧陆港口向挪威北部汇集,战云密布的北海不禁让人想起1940年春的那一幕,当时德国军队先一步登陆挪威从而在战略上抢得先机,这次横出一刀的角色由苏联扮演。凭借“反犹太阴谋集团”击败卡冈诺维奇(犹太人)、莫洛托夫(妻子是犹太人)等政治劲敌,又利用“原子弹反击”事件从军事将领们手中夺回国家实际领导权,赫鲁晓夫和他的政治盟友们成功掌权,并迅速促使苏联政府宣布承认“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且与之达成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军事互助协定,使得原本孤立的自由帝国获得了来自东部边境的安全保障和军事支持。

欧陆初遇寒气侵袭,毗邻极圈的北欧早已是千里冰封,当地居民尚能够适应恶劣的天气,劳师动众的美英盟军可不那么顺心了。受到苏联政府明确立场的影响,美英北上军力经过足足一周的延迟才确定了作战方案。进攻大幕拉开之后,只要不是狂风暴雪的天气,盟军那兼具规模和质量的战略航空兵就会从英国和挪威中南部的基地出发扑向“自由帝国”的主要港口城市和工业区域,然而这个季节的北欧气候实在糟糕,大多数轰炸机都无法将炸弹扔到正确的位置,而且庞大的集群总是受到敌方战斗机的有力阻击,那些行踪莫测的碟形飞行器也总是给盟军飞行员制造极大的心里压力。

以往屡试不爽的战略轰炸短时间内难见成效,盟军将希望寄托于战力强大的水面舰队和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部队。为了在寒冷偏僻的挪威北部夺取战略支点,他们以战舰重炮提供掩护,派出四千多名海军陆战队员连同挪威海军战斗人员在诺尔兰郡首府博德港附近发起登陆作战,同时派遣分舰队封锁纳尔维克和特隆姆瑟外围海域,伺机突入峡湾实施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