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声潮降下,街区重归安静,之前人们为军人留出的空道已经融合,几百名军官和士兵已经淹没在了这数万民众当中。

“德意志的将士们,看看你们周围的人吧!他们是你们的同胞,是你们的家人,他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手无寸力,但他们拥有普天之下最值得敬佩的勇气,他们来到这里,准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德意志的尊严。就在昨天,我们手挽着手,勇敢面对铁丝和刺刀,用我们的声音发出不屈的呐喊,用我们的精神展现德意志的坚韧,我们震撼了对手,并将坚持下去直到他们灰溜溜地离开这里。德意志的将士们,我敬重你们的职业,敬重你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的无畏品格和牺牲精神,纵使你们碍于上级命令和军人身份的限制而不能向命运抗争,我们可以理解、可以体谅,即便得不到你们的支持,我们仍将奋战到底,可如果你们是来逮捕我们,是来阻止我们保卫基尔、捍卫德意志尊严的,那和1918年德国遭到内部敌人背后捅刀有什么区别?那和被自己的家人、同胞出卖有什么区别?我们无法用拳头来跟你们的冲锋枪对抗,我们只能默默忍受着心中的剧痛,我们只能在监狱里抚慰伤口,听着从基尔传来的换消息,你们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人群中鸦雀无声。

“是这样的结果吗?”林恩大声重复道。

台下的平民中开始有人说话,他们人不多也不吵闹,汇集成为一阵嗡嗡声。

“是这样的结果吗?”林恩再度重复。

这一次,人群里终于响起一个声音,有些嘶哑,有些不甘:

“不,我们不伤害同胞,也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德意志的尊严!”

林恩远远看到是个年轻而魁梧的士兵在说话,他双手高举着步枪,在那一队士兵中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一秒,两秒,三秒……转眼之间,更多的士兵高举手中的步枪,而周围的人群对他们的这种动作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军官们有的万分惊讶地喝斥自己的士兵,有的站在那里默许这一切的发生——或许已经从精神上倒向这些勇敢的民众。看到这批原本要干预集会游行继续进行的德国军人出现瓦解,林恩彻底扭转局面的把握大增,他趁势高呼“德意志万岁”,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放大势如狂风,群情高涨的呼声随之而起,现场又一次沸腾了!

就在越来越多的德国军人准备投向游行集会者的时候,四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某些人以口舌之利夺取政治胜利的侥幸想法。当人群在一瞬间突然安静下来,林恩就像是被人用小锤正中心口,力度不大却相当吃痛。

顷刻间,数万人的注意力转向后方,只见一辆车厢蒙着篷布的军用卡车停在外围,一个身材普通的军官站在驾驶室顶部,双脚岔开、右臂高举,一缕淡淡的白烟在乌黑的枪口上方飘散。很显然,刚刚开枪的就是这人。

以密密麻麻的人群相隔,林恩和对方之间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光凭肉眼根本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但在现场的形势下,两人气场显然是正面相冲的。

“军人不问政治。前进!士兵们!执行命令。”

没有任何花哨的修辞,白开水般的话语却具有神奇的效果,它驱散了笼罩在军人们身上的魔力,那些双手举枪的士兵大部分顺从地重新摆正武器,军官们趁势带领各自的小队继续向酒店推进,虽然民众仍试图用身体阻挡他们,而各队之间的进度也相差许多,可随着最快的一队步步逼近,搭台周围的复兴党员还是紧张起来——这些军人得到的命令是驱散还是抓捕?己方是武力抗争、保护要员撤离还是束手就擒?时间所剩无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无形的重压,各级领队指挥不断回头向台上的正副领袖。从军人出现的那一刻起,斯图普弗就已经失去了定力,这时候自是将决定权完全转交给了林恩,年轻的复兴党副领袖一动不动地站在麦克风架前,他只有两分钟没说话,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彻底沉默一般。

人群就像是海水,那些军人小队越向搭台前进,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周围的民众试图用语言劝阻瓦解,有人甚至挺起胸膛试图用躯体阻挡这些军人,领头的军官还算忍让,只是强行利用身体优势通过,但军人们终究还是在不断向前,眼看着即将与复兴党成员们组成的内圈警戒线相遇,出现暴力冲突的可能性迅速增加,林恩定了定神,以厚重的语调说道:“诸位!诸位不必慌乱,请听我说!我们今天怀着共同的理念来到这里,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德意志的无限热爱。受到敌人欺凌,哪怕是死,我们也要反抗,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的同胞,是曾经为我们、为国家奉献汗水和鲜血的德国军人们,我们的反抗毫无意义。来吧!如果这是我们的宿命,避无可避,那就昂起头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