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开香槟的声音很快从后方传来,那些投入进攻的苏军坦克虽然在不断开炮,却偏偏不使用照明弹,好让己方步兵借着夜幕掩护减少伤亡,而在他们踏进2000米距离之前,德军阵地上发射的信号弹式小型照明弹很难发挥作用。重迫击炮发射的照明弹不论是亮度还是持续时间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一个基数的弹药中仅有10发照明弹,即便是提前考虑到夜战环境而增加了一倍,算下来也只能提供支撑一刻钟的照明——好钢总应该用在刀刃上!

闪烁并且拖着淡淡尾焰的亮点不断攀升,这一次很快就到达了百多米的高度,并且朝着战场中央飞去,等到两枚照明弹接连燃放,方圆数公里的战场都被照得通亮,视线中的一切顿时无所遁形:六辆橄榄绿色的苏军坦克就像是在草地上爬行的小乌龟,但速度可要比乌龟快得多,与之一同推进的苏军步兵数量惊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勤奋的工蚁。

几乎同时,德军阵地和苏军队列都在沉默中猛烈爆发。射程之内,防守方的步枪和机枪所造成的杀伤力是惊人的,而进攻者也迅速做出了还击,加装护盾和滚轮的重机枪算得上是苏军特色,它们沉重的嘶吼亦能够对依托堑壕进行射击的德军伞兵们构成较大的威胁。在枪炮声的催促下,喷着一股股青烟的苏军坦克加快了推进速度,眼看着它们就要冲到德军阵地跟前,突然间,一辆坦克突然毫无征兆地发生了爆炸,火焰散去,硝烟从车底冒出,尽管炮塔和车上无恙,它却在惯性用尽后停了下来。紧接着,又一辆坦克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由于这些苏军坦克绝大多数没有装备无线电设备,战场联络能力近乎为零,跑得快的压根不知道同伴的遭遇,后面的虽然感到不妙,却又不知道该继续前进还是停止。犹豫之间,又有两辆坦克碾上了德军在阵地前方布设的地雷,最后两辆总算是悬崖勒马地停了下来,而紧随坦克推进的步兵们很快也被这意外的地雷阵给震住了——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苏军步兵顿时有不少人被地雷炸死炸伤!

趁着这个大好的机会,德军阵地上的g34雀跃地狂吼着,步枪手们也在肆意猎杀着那些不幸的对手,密集的火力快在阵地前沿500至700米距离的一片区域内形成了致命的火力网。尽管军官们竭力驱使他们的士兵奋勇向前,但是在巨大的伤亡面前,苏军的进攻队列根本很难向德军阵地继续推进,若不是六辆坦克还在以炮火和机枪压制德军,苏军的进攻恐怕已经崩溃了!

德军一线阵地上火力固然凶猛,但是子弹和迫击炮弹根本无法威胁到苏军坦克,僵持中,一辆履带断裂的“绿色乌龟”令人意外地移动起来,而且在摆脱了履带的束缚之后,它的速度竟然重新加快——轮履两用坦克依然是苏军的一大特色,但德军官兵们哪里有这样的经验,阵地上的火力顿时有些杂乱,更令人头疼的是,似乎是由于从履到轮的接地面积缩小了,这辆苏军坦克前行百米竟然没有再触发地雷,而这一情形大大鼓舞了苏军官兵的士气,为了躲避德军扫射而趴倒的士兵们爬起来继续前进,在机步枪射程边缘盲目射击的士兵们跟着军官们跑步向前,两辆没有触雷的坦克也轰鸣着继续向德军阵地推进。

在这形势危急的时刻,部署在德军阵地后方的无后坐力炮陆续开火。在先期伞降和后继机降的近2000名德军士兵中共有三个连队装备有这种十分给力的空降火炮,数量一多,命中目标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何况为了避免触雷而直线行进的苏军坦克在500米之内并不是那么难以打中的目标。怪异的炮声中,炮弹不断在苏军领头坦克周围落下,在第一轮炮击结束前,终于有一枚炮弹找到了目标。这一次,绚烂的爆炸彻底结束了这辆bt-7的战争使命。尽管它是苏军最早采用焊接技术的坦克之一,并且是轮履两用的设计,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它们装甲薄弱的事实——其车体正面的装甲只有22毫米,即便对上德军的38t也落于下风。

第74章 勇往直前

夜深了,在位于波西米亚东部重镇赫拉德茨通往波兰南部城市克沃兹科的公路上,坦克、装甲车和满载士兵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形成了一条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长龙,而在路边的一片小山丘旁,停着两辆装甲通讯车和两辆半履带式运兵车,旁边是一个用野战帐篷搭建的临时指挥部。

德国国防军第19装甲师,是法国战役后方才由步兵师改编的新式装甲师,大半年的严格训练让官兵们牢牢掌握了装甲兵作战技术,但是德国的军工产量并没有过跟上装甲部队的扩张速度,以至于这个装甲师和国防军另外19个同级别部队一样,仅拥有一个装甲团,其余均是机械化步兵团和摩托化步兵部队——正因如此,德军指挥官们习惯将为数不多的坦克部队集中起来充当矛头,而快速行进的机械化、摩托化步兵紧随其后,以快速机动弥补冲击力上的不足。

作为第19装甲师的指挥官,奥托·冯·科贝尔斯多夫将军尽管已经年过五旬,却是一位敢打敢拼的好斗人物。夜幕下,他昂首挺胸地矗立在帐篷门口,用那双深邃的眼眸注视着沙土路上快速挺进的机械化纵队,而下午的时候,这些部队还在布拉格酝酿着下一步的防御性行动——相比之下,显然是眼前这种畅快淋漓的进攻更符合他的胃口。

“将军,侦察营发来电报,他们已经突进到克沃兹科西南方的小镇岑多,距离我方空降部队占领的机场只剩下最后10公里,但苏军已经截断了公路,并且依托山丘构筑了防御阵地!侦察营正准备独立发起进攻!”

一名年轻的少尉通讯官拿着一张电报前来汇报,而冯·科贝尔斯多夫将军甚至不消瞄一眼地图便果断的作出指示:

“相比于伞兵们的处境,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根本算不上困难!发报给奥尔特少校,让他们务必想尽一切办法向机场推进,不要怕损失,更不要怕被苏军包围……而且,务必注意河流上的桥梁,尽可能保住它们!”

“遵命!”通讯官正欲转身,将军又补充道:

“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命令工兵营加速前进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