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着后山那几处冒着热气的温泉,李诚中很是无语,他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些温泉冒出来的热气中硫磺的味道并不浓郁,而且耕地都离那些泉眼处较远,远远不会受其影响,但却处于温暖的地热范围中,估计就算下了大雪,雪也肯定会很快融化,反而成为滋养土地的水分。对于这种地热资源的超前运用,他除了深深佩服外,只能暗自解嘲:“谁说穿越人士就一定知识领先?古人的能力可是远远超出后人想象的。”

老头们的眼神里,李诚中看到的是那份劳动后的喜悦和憧憬,他鼻子有点酸,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李诚中在军寨中呆了一天,他命令手下的两都士兵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包括将那些开凿在山壁上的窑洞再次进行了清扫,在角落中搭建了几个新的灶台,将马厩重新整理出来,砍伐了一些木头将其圈上围成栏舍,他准备回到平州后弄些羊来让寨子里的百姓豢养。最后,他命令将两车粮食全部留下,留给百姓们过冬。

做好这一切,已经是晚上了。李诚中手下的士兵基本上都是来自关外,与这些逃难至山中的百姓天然就有一分亲情,其中更有几个如刘金厚这样本身就来自三户村子中的后生,因此很快就融成了一片。说实话,晚餐没什么好的吃食,也就是熬的粥、热的面饼以及车上不多的一些肉干和百姓在山中挖掘的野菜,但就这些东西,已经让这些百姓们吃得很舒服了。李诚中坐在篝火边,看着一处处火灶周围的百姓,他们看上去很幸福,脸颊上满是笑容,有些地方甚至响起了歌声。“军民鱼水一家人”七个字,又浮现在李诚中脑海中,他对自己的想法不禁有些哑然失笑。

冯道坐在李诚中身旁,忽然问:“李御侮真不带他们走?”

李诚中点头:“他们不愿走,自然不能强迫。”

冯道问:“李御侮就不怕他们被契丹人掳走?到时候成了契丹人的奴隶丁口,反过来壮大了契丹人。”

李诚中默然,叹了口气:“强迫他们离开故土……我还真做不出来。”

冯道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笑了笑:“道走过那么多地方,李御侮算得上最独特的一个。”

“嗯?”李诚中没明白。

冯道解释:“道还从未遇到过让手下军兵帮助百姓干活的,更别提把军粮送出去的……”

李诚中挠了挠头:“军粮的事,我回去会和兵马使解释,到时候有什么责罚,我担着就是。至于帮百姓干活,不应该么?”

冯道看了看周围欢闹的人群,道:“不强行从这些人中抽出壮丁从军就算好的了,哪里有帮忙干活的。也就是这些新兵了,他们两个月前还都是关外百姓……若非如此,李御侮只怕也驱使不动。这些兵,很朴实……”

李诚中对此表示同意,他手下这些兵没有染上那些卢龙军老兵的习气,对于帮助百姓干活完全没有什么抵制心理。反而是那些随李诚中从魏州撤回来的军官们,对此略微有些异议。姜苗还好些,张兴重虽然不说什么,但在李诚中下令后就抄着手在一旁闲看,李诚中亲自上去帮忙干活的时候,他甚至微微皱了皱眉。王大郎和孟徐兴、焦成桥哥俩是找了个探查敌情的借口躲到寨外去了,至于周砍刀,虽然也在李诚中的督促下帮着干活,却一直嘀嘀咕咕发泄着心头的不满。

李诚中觉得冯道是个可以交心的人,虽然是个儒生,却不是腐儒,因此就一条条把帮助百姓干活的好处解释了一番。大抵无非是士兵来自百姓,帮助百姓就等于帮助自己,有了百姓的支持,作战就能得到多少多少好处,这些道理都是他穿越前在部队当兵的时候被指导员灌脑所得,虽然看似冠冕堂皇,有些给冯道讲大道理的感觉,讲到最后他自己都觉得教条得很,无趣得很,但冯道却听得津津有味。

两人正在说话之际,白天李诚中见到的三个耆老结伴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