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

是你亲生母亲自个儿不愿意,她想报答你母亲也想报答我们元家,她想为我们元家留下一个儿子。

因为在她怀孕的时候,有一次去万佛寺礼佛,遇到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大和尚,那和尚一见她,便说她腹中怀的是一个锦绣儿郎,因着这一点点奇异的希望,她便想将孩子生下来,让爹爹和你娘将来有个依靠。

你亲生母亲是个非常倔强且要强的女人,可惜生不逢时。能在饥荒年间一个女人独自带着一个小孩儿,千里迢迢的逃到咱们城关镇来,谁知道了不说一声佩服呢?

心性之坚定是很多男儿都无法比拟的,其实在爹爹看来,世间很多男子都配不上你母亲,若是她能好好活下来,你娘给她选的那些人家真是配上那般坚强的女子,可惜天妒红颜。”

这是元老爷第一次和锦绣这般无所顾忌的提起锦绣的亲生母亲。

以往不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便是为了锦绣好,锦绣本就是商人子弟出身,被很多上流的读书人看不起,若是被他们知道锦绣的亲生母亲,其实是元老爷的妾侍,并不是正二八经的元夫人,便给了外人更多嘲讽攻击锦绣的理由。

还有便是顾及元夫人的心情,并不是说元夫人善妒或者怎样,而是元夫人每每想起自己这个相处时间并不长,却懂事又明礼苦命的堂妹,便痛心不止,泪流满面,觉得自己对不起堂妹。

堂妹给她和老爷留下了一个孝顺,懂事又能干的儿子,真是样样都好。可这样的孩子,堂妹却是连多余的一天都没有瞧见。

每每到了孩子人生大事的时候,孩子换牙了,孩子会叫爹娘了,孩子入学了,孩子第一次在学堂里考了第一名,孩子成了童生,成了秀才,成了举人,成了状元郎,进了翰林院,又来了明安府,孩子成亲了,孩子即将有孩子了,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只能由元夫人抱着堂妹的牌位,絮絮叨叨的跟她说上好半天。

在元家人心中,锦绣的亲生母亲,那个瘦瘦黑黑力大无穷的女人,她不是元老爷的妾室,而是整个元家的恩人,没有那个女人的出现,就不会有锦绣,她们的后半辈子也没了依靠,不会像现在这样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

为了让锦绣的亲生母亲在死后来正儿八经的享受儿子的香火,元夫人当年第一次不经过元老爷的同意,直接让人将堂妹以元老爷妻子的身份葬在了元家的祖坟里。

这年头,人们讲究一个生荣死哀,说的便是生前荣辱,死后香火的事儿。

一个没有正儿八经名分的妇人,死后是收不到旁人祭拜的香火的,成为孤魂野鬼,被其他鬼魂欺负。因而人们活着的时候十分看重这一点,若是没有亲生儿子的,便要想方设法过继一个儿子给他们死后摔盆祭拜。

元家人每年不用旁人提醒,包括元夫人和姨娘们都会主动去锦绣亲生母亲的坟前祭拜,找那个女人说说话。至今提起来她来,都是满满的感激之情。

在外人说来,这都是做给锦绣看的,因为锦绣是那些姨娘们将来的依靠,她们死后若是不想无人安葬祭拜,成为孤魂野鬼,无处可去,便要现在讨好锦绣,让锦绣将来给她们祭祀。便是不为身后事,生前为了使得她们过的好,为了她们的女儿在婆家过的好,也要好好对待锦绣这个元家唯一的儿子。

可在锦绣看来,元家人都是这般十分知足,不会有那么多花花肠子的人。几位姨娘们对他好,是真心的对他好,关心他也是真的关心他,并没有掺杂太多的功利性。

可这些自家人知道就够了,没必要宣扬的全世界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