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站在这雪地里,才能隐隐瞧见衣上浮光。

夹杂着腊梅幽香的寒风阵阵吹过,衣裳翩跹,他静静矗立,面色淡漠,眸子却好似清澈溪水间的墨石,站在高处,确实不负世人对他的评价——

谪仙。

再说城中,从前没人敢随意停留的十喜巷附近,如今全是人,当真是围得水泄不通。

姜七娘当年陷害英国公之事,与英国公府小公子其实是个生父不明的小野种的事儿,不敢说整个京都传遍了,但大约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有些人没法凑到近前来看,就聚在酒楼、茶馆里大说特说。

人们就是这样,原先明明有很多人都坚信那祁知年本就不是祁淮的孩子,只是母子得了祁家或是长公主的照拂罢了。

如今倒好,个个“小野种”喊得一声比一声响。

开始也不敢这么放肆,后来见长公主府的人并不斥责,众人没了负担,只有他们想不到的,就没有他们不敢说的。

位于风暴中心的祁知年与姜七娘倒是还好。

因为祁知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回过神,这些年来,不是没有做过梦,假如他真的是祁淮的儿子呢?那是祁淮,那样风雅英明谪仙一般的祁淮,是他倾注满满孺慕之心的祁淮。

他想象中的父亲便是那般。

此时,那仅剩的幻想已全部湮灭。

娘亲当年所为,长公主的那些话,也始终在他脑中、耳边转,他既愧疚,又苦涩,还有麻木。

所以旁人的话再难听,他也没听到耳中,他的大脑此时依旧装不下旁的东西。

至于姜七娘,她已经快要昏死过去。

林姑姑身负将他们打发出去的责任,就和另外几个嬷嬷托着拽着姜七娘,将她与祁知年往外送,离开十喜巷附近,涌来的人越来越多,林姑姑看着便觉得不好。

长公主虽说不惧天下人所说,可这也实在是来得太多了些,京都里最不缺嚼舌根的人,再者还有宫里那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大小娘娘,回头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笑他们长公主呢!

眼看差不多了,她暗暗给侍卫们使眼色,侍卫们心中有数,立即上前去驱赶众人。

林姑姑他们押着二人,正要往人少的地方送,“姑娘!!姑娘啊!!!”,身后传来一声哭嚎,林姑姑一个激灵,回头看去,已经有个老嬷嬷扑了过来,她抱住已经迷迷糊糊的姜七娘大哭,祁知年被她的哭声惊醒,低头看了眼,喃喃道:“范嬷嬷……”

“小郎君!!”范嬷嬷一手搂住姜七娘,一手又抱住祁知年,哀哀地哭了起来,“小郎君您受苦了,都是老奴没用,老奴没用啊!!”

林姑姑这才想起来,这位范嬷嬷是姜七娘的奶娘,当初她进府时,只带了这个老嬷嬷。

林姑姑正待说话,范嬷嬷已经看向她,眼中含泪,忽地扑到地上抱住林姑姑的腿,哭道:“林姑姑,我们姑娘她是有苦衷的,她并非存心欺瞒国公爷与长公主,她——”

不远处的百姓们纷纷瞪大了眼睛看来,耳朵也已全部竖起来,林姑姑心中着急,有些事就不该叫外人知道了。

她生气地拔出自己的腿,怒道:“你这是什么样子!你们娘子有苦衷?我们国公爷和长公主还有苦衷呢!被你们瞒了十数年,长公主如何待你们娘子和公子,你也是知道的!”

“是是是!!林姑姑,求您跟长公主求求情,我们姑娘不求殿下与国公爷的原谅,只求能给她一个机会,只求——”

林姑姑不耐烦听她说话,再朝侍卫使眼色,有侍卫上来,一把将她拉开。

范嬷嬷的劲哪里敌得过侍卫?她还要爬起来再扑——

“嬷嬷。”祁知年叫住她。

范嬷嬷顿了顿,还跪在地上,回身去看祁知年。

祁知年已经彻底回了神,瞧见范嬷嬷面上的皱纹与担忧,心中难受,眼圈不禁也红了,他上前去扶范嬷嬷,他亲自来扶,范嬷嬷不敢不起,祁知年轻声道:“嬷嬷,别说了,是我和娘亲做了错事。”

范嬷嬷愕然,看他半晌,捂住脸无声地哭。

祁知年抽了抽鼻子,回身看向几步外的林姑姑,再看到林姑姑身后的纪嬷嬷、小雅、小颂,以及他熟悉的丫鬟小厮们,想必都是听到消息跟着范嬷嬷一同过来的,纪嬷嬷抿着嘴强忍,小雅已经哭成个泪人倒在小颂身上,小颂低着头,身子不时颤抖。

祁知年深吸口气,走到林姑姑面前,深深行了个揖礼,再抬头,认真道:“多谢长公主殿下多年养育之恩,知——”显然是想起自己的名字还是长公主取的,此名,此姓,再不敢用,祁知年笑得有几分苦涩,“我无以为报,余生,每日我与娘亲都会为长公主殿下,为,为国公爷祈福,我们也会用余生来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