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听杨凡这么说,林墨竹失笑:“我不过是一句话,哪里就需要这么兴师动众。

“你这话可不对,我赚钱目的是为了让你们过的更好,想要什么就去买,买不到就找人做。”

“你还说,小非都快被你宠上天了,哪有你这么宠孩子的?”

面对林墨竹的嗔怪,杨凡笑而不语。其实他也想这样宠林墨竹,只是小孩太懂事,没给他宠的机会。

两人谈话间,船夫正指导几个护卫撒网,不时传来欢呼声。杨凡看着有趣,也去找船夫要了一个网兜,站在林墨竹身后护着他,两人合力往湖里捞鱼虾。第一次做自然不得章 法,半天也不见榜上一只虾米,但是两人却玩得很开心。若不是见雨下大,担心淋湿衣裳着凉,他们还会再玩一会儿。

一行人这么折腾还真让他们捞到了一点鱼虾,船夫拿木桶给他们装着,笑着道:“这个季节的小河奸最肥美,我们当地很有名的一道菜,醉虾。用我们这荷花湖里的活虾做醉虾,最是美味。”

众人被他说的大感兴趣,纷纷围着木桶商量起怎么吃,就那么一捧鱼虾硬是讨论出了五六种做法。

【本章 完】

□作者闲话:今天和群里同期的作者聊了会儿天,猛然发觉来连城写文已

经八年了,八年里才写到第四本书虽然是渣了点,但是我想要说的是:时间过得可

第九十一章 灵霞寺

荷花湖很大,画舫走了一圈就过去了一个早上。中午饭点的时候,船工把画舫停在了一排建在湖边的酒肆边上。酒肆就建在湖边上,一半在岸上一半延伸出来架在水面上,一排过去十几家,看过去还挺有趣的。除了这,还有几艘也挂着“酒”字的船停在附近的湖面上,船工说那些也是酒肆。

杨凡他们随便挑了一家,让画舫靠过去。酒肆的店小二早早就在桥上等着了,一见画舫靠过去,就殷勤的跑上前,引着杨凡他们进了酒肆。说是酒肆,其实也是吃饭的地方,一栋两层楼高的竹屋,看着很雅致,卫生也干净。杨凡他们挑了一间临湖的包厢,然后让店小二报菜名点菜。他们人多,包厢里摆了两桌才能坐下,点的菜也多。酒肆上菜快,没等多久一盘盘菜就端上桌,跟着端上来的还有当地特色的酒一荷花酒。

得了杨凡首肯,连不会喝酒的两个丫髮面前都倒了一杯。荷花酒属于蒸馏酒,度数较高,爱喝酒的人觉得好喝,不会喝酒的只觉得辛辣呛鼻。有林墨竹坐一旁,杨凡就小酌了几杯,但是吃完饭后他带了三坛荷花酒走。

靠海吃海靠湖吃湖,中午他们吃的菜大多都是就地取材,除了各种湖里的鱼虾外还有藕带、菱角这些特色食材。他们还吃到了船工说的醉虾,活虾用荷花酒、酱油、醋再加葱姜蒜一起腌制。一开始大家对生吃虾还有点抵触,但是等尝试后发现醉虾口感软糯鲜甜,非常好吃。

酒足饭饱后,画舫离开酒肆,再次驶入湖中。午后雨歇,太阳被厚厚云层遮住,微微露出一丝光亮。杨凡拥着林墨竹依靠在船上吹着微风,人也熏陶陶的有了困意。就在他们享受难得静谧时光时,远处隐隐传来琴声。

一开始杨凡还以为听错了,过了一会儿琴声越来越清晰。没多久,透过高挺的荷叶,可以看到一艘两层楼高的华丽画舫出现在视野中。正疑惑哪个大户人家和他们一样下雨天跑来游湖,就听见船工用敬仰的语气和他们说:“那是齐府的六少爷

如果没有来临水城后的一番打听,就船工这话,杨凡是完全听不明白他说的谁

“这位刘六公子经常来游湖?”不怪杨凡这么猜测,没见到船里的人船工就能如此笃定,肯定是对方经常来。

果然,船工就点头道:“六少爷学问高,是我们临水城出名的才子。他时常来荷花湖会友,吟诗作画。”

杨凡“哦”了一声,没再继续问。船工见他没什么兴趣,只好遗憾的收回一肚子想要继续夸赞齐六少爷的话。

两艘画舫越行越远,渐渐,琴声已听不见。

太阳从乌云后面露了出来,暖暖的阳光轻洒下来,天气总算晴朗了。靠在杨凡怀里,林墨竹静静聆听着水流的声音,觉得世界一片安宁。等到画舫靠岸,结束今天的游湖之行时,林墨竹还有点依依不舍。

之后的几天,杨凡在忙着车队整合的同时,还带着林墨竹四处游山玩水。这天一早起来,看天气很好,杨凡和林墨竹商量了下,决定去灵s寺。林墨竹是信神佛的,每年他都要去抚远县的灵泉寺给家里人求平安符。杨凡则是想带林墨竹去灵霞寺吃据说很不错的斋菜,再去赏赏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