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锦绣山庄里,杨凡已经吩咐不让人进出。当然,他闭门不出,却并不是对外界一无所知。相反他每天都会看到派出去的人递上来的各种大小消息,哪个村子今天死了几个人,哪里因为粮食发生了流血事件,甚至还有某户人家因为粮食引来了祸害一夜之间全家被杀……越看杨凡的表情越来越平静。

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即使现在见到饿拜遍地,他大概也只是皱皱眉不会再有其他心境波动了吧。

县衙刚刚开发粮仓的时候,他和裴宁远在抚远县及邻近几个县城的粮店也跟着悄悄开业。他们卖的粮食价格也就比正常的时候贵几文钱,这样的价格一传出去,百姓心中虽然存疑,却依旧蜂拥而来。其他商家不知道他们的目的,费力打听也问不出粮店背后的东家,不由心里打鼓。

这些奸商都咧着嘴数钱呢,结果这粮价一降,滚滚来的银子说没就没,心里自然恼火。只是使了各种手段得来的却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这粮店背后主人的身份顿时变得神秘起来。有那么几个心中愤恨,暗地里搞了点小手段,结果都被对方轻松化解。这下子,他们心里就更没底了。大部分商家心里都不由猜测这粮店背后八九不离十是有大靠山,轻易得罪不了。

眼看着新开的粮店每天的粮食不断卖出去,其中一部分商家见没人来自家买粮,怕手里的存粮卖不出去,咬了咬牙跟着降价了。虽然这个价格和之前是没得比,但他们当初收购的粮食价格本来就很低,这个价格卖出去他们还是有赚。

眼见跟着降价的商家越来越多,少部分死晈着想等粮价回升的商家恨的抓心挠肺。

这些粮店粮食降价大大减轻了百姓们的生存压力,但也只是针对县城手里有钱的百姓们而已。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百姓们来说,他们根本没有钱去购买粮食,只能眼睁睁的等着饿死。

三月底的时候衙门再次开粮仓,听闻消息的百姓们已经没有上次的激动开心了,因为在这段时间里饿死了很多人。几乎每个人都有认识的人熬不住饥饿死了,荒郊中的无名坟墓也越来越多。

粮仓开放没两天,裴宁远匆匆赶到锦绣山庄,和杨凡说:“县衙粮仓已经空了

0

“怎么这么快?”杨凡讶然。县衙一共有五个粮仓,现在才开放三个而已,怎么就没粮了?不过一想,杨凡立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一中饱私囊。

见杨凡脸上了然的表情,裴宁远叹气:“之前开的那三个粮仓你是没见到,粮食大多发霉,现在剩下的两个粮仓里半仓的粮食都不到。而且已经得到消息说,朝廷半个月前就派人去黛山郡和黄原郡赈灾,我们这里的情况相对好些,朝廷估计是不会送粮过来了。”

闻言,杨凡想了想,抬头说:“换粮吧。”

以地换粮,这是杨凡和裴宁远之前商量过的对策之一。

“只能这样了。”

“尽快安排,我们会想到别人也会想到,我们要先他们出手。”

“你说得对,我这就让人安排去。”说完,裴宁远又急匆匆的走了。

在以往,一亩上等良田可以到卖十两,二等良田七至八两,三等良田五两。平常时候一斤大米十五文,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七十斤。裴宁远和杨凡定下标准,一等

良田可换五百斤稻谷,二等良田可换四百斤,三等良田可换两百五十斤。以地换粮之后,这些地还是原先所有者种,他们只上收两成的租。甚至如果以后你想买回自家的田地,只要官方价格的九成就能买回去。

很快,两个山庄要换粮的消息就传遍了抚远县大大小小的村子。

现在粮店的大米一斤才二十文钱,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五十斤大米。而杨凡他们这样的换法,相当于是一两银子才能买到五十斤谷子。这样的换法无疑是亏本的。可是农户们都明白,他们要是这个时候去卖地,一亩上等良田可能还卖不了五两银子。当然,不是他们认清了现实,而是已经有人熬不住去问了地主想卖地。

所以相对于目前的情形,杨凡他们给的价格并不低。而最让农户们放心的是,他们不收回土地。原有土地还是自家种,每年只要上交两成租。他们都知道,地主租赁土地基本都是收三成租。扣除朝廷征收的两成,他们还能拿到六成收入。怎么算都比等着饿死强,家里只要有田地的都开始盘算开了。

杨凡和裴宁远派了管事到各村子,再次说明换粮标准,然后让想要换粮的都到里正那登记。

百姓们刚刚领了县衙发放的粮食,大部分还等着县衙下一次放粮,所以真正拿地换粮的人并不多。这个情形杨凡他们早已预见,所以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