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难民数量特别多的地方,铺子也都先关了吧。”杨凡建议道。

“二哥也是这么说,反正现在生意也不好,开着赚不了多少钱,还得担心着。”裴宁远叹了口气,继续道:“已经写信让人送过去了,看情形不好都关了吧。”

两人这边商谈完要怎么应对,没过几天,抚远县就发生了好几起不和谐事件。

开春是野菜生长的季节,农村人本就节省,野菜冒的时候就会去挖一些回来0因为现在家家户户都缺粮,这野菜就更加宝责了。天气转暖之后,野菜几乎是刚刚冒头就有人去挖了。而且今年挖野菜的除了本地人还有那些逃荒来的难民。在灾年,能填饱肚子都是宝贝,饿着肚子的百姓们怎么会放弃野菜呢?

于是大家蜂拥而去,山上、荒地里,除了深山不敢进去,只要有长野菜的地方都被挖得一干二净。人多野菜少,分配不均很快就引起了争抢。为了能保命的东西,什么道德人性都抛开了,都凭着力气抢。一来一往,自然就打起来了。

刚开始他们打架可能还只是晈胳膊扯头发,等到打得狠了就拳打脚踢。然后为了抵制难民,本地村民结成联盟共同抵抗,不过难民人数也不少,这一下子就引发混战了。

这样的情形在很多村子都有发生,就连锦绣山庄也不能幸免。锦绣山庄很大,

里面就住了十几户佃户,地多人少。这些难民之前在山庄领过粥都知道这情形,观望两天后没忍住就偷偷跑来挖野菜。山庄里的悃户因为杨凡减轻了他们去年的租金,所以比起一般农户他们生活的轻松多了。地里的野菜他们也挖,不过他们也就挖够自家吃的,所以地里还剩下不少。见到有人过来挖野菜,刚开始他们也没在意。

可是春种之后,幼苗一颗颗破土冒出来,这些来挖野菜的进出菜地的时候难免会踩到。发现这个情形之后,佃户们连忙上报杨凡。

杨凡见他们衣不蔽体,面黄肌瘦一身只剩下骨架。曾经生活在那样发达繁荣世界的他,不免心里发酸。特别是那些小孩,就和当初他刚见到林墨竹和林墨非时一样的瘦小可怜。杨凡心软了,想了下就和管事说:“让他们到西山那边去挖吧。”

西山那边他一直没叫人去开发,上面没种庄稼药材,野菜也挺多的。

管事领命下去吩咐了。照理说,杨凡这样安排后应该就相安无事了才对。但是人性这种东西很难讲,刚开始他们确实对杨凡的行为感恩戴德。但是看着这么大的山庄,放养望去都是一片片的庄稼,饿着肚子的难民心里渐渐就滋生了其他想法。

这世上大部分人都动过歪念头,不过有些人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有些人是因为胆子小怕被发现,所以不敢付出行动。可是其中就有那么小小的一部分人,他们隐藏在心底深处的恶念某些时候会被激发了出来,他们跨出了那一步。

首先是地里的菜苗被拔了,然后佃户家里养的鸡被偷。当杨凡得知自己种在山上的药材被拔时,脸都黑了。他一时心软让他们进山庄挖野菜,结果这才几天功夫,他们就忘恩负义的做出这些事。杨凡寒心的同时,再一次见明白,这不是他熟悉的文明社会,而人性在苛刻的生存条件下有的时候会荡然无存。

经此一事,杨凡直接在山庄入口设了栅栏,同时还派护卫日夜轮班看守。自从,锦绣山庄才再次恢复宁静。

【本章 完】

第六十章 换粮

清明过后,天上终于稀稀疏疏的下起了细雨。雨水滋润干涸的土地,地里的庄稼舒展着叶片,长势喜人。农户们终于松了口气,只是他们并没有因此露出喜悦的笑容,因为很多人家里现在已经快断粮了。

因为人多,地里的野菜已经挖不到多少,很多人已经开始挖草根剥树皮。但仅靠这些东西填饱肚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好不容易挨到三月中旬,抚远县里已经有人饿死。听闻消息,杨凡只能叹气。

苦等了半个月,县衙总算放话,要开放粮仓赈灾。饿的双眼突出的百姓们听到消息不禁狂喜,早早就在县衙门口排队等着。

农户每年上缴的税赋基本都是用粮食抵,县衙会将大部分粮食上缴朝廷,留下少部分在粮仓应急之用。这些粮食质置基本都不会好,有些甚至已经发霉。但是对于饿着肚子的百姓们来说,能填肚子就可以了。

不过县衙不敢将全部粮仓都打开,所以分发的粮食有限,按人口给每个村子发放,分到个人手中也不过是几斤粮食而已。但这几斤粮食却让百姓们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几斤粮食省着吃至少能熬十天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