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再比如,这个不知道是刘家村还是柳家村的村子,住了三四十户人家。今年干旱,地里庄稼收成不好。眼见天还是不下雨,村民们的脸也一天比一天愁苦。唯一庆幸的是,村子偏僻,离镇很远,所以并没有难民跑到这里来。老大夫听在镇上开医馆的儿子说,最近镇上来了一批难民,那些难民经常到附近的村子偷东西,现在镇上的百姓都在嚷嚷要将难民赶走。

【本章 完】

第五十四章 养伤(二)

在猎户家养了三四天伤,白吃白住的杨凡有些不好意思。猎户家房子小,屋里只有一张床,现在床是杨凡在睡,而猎户则在地上铺一层干稻草,裹着兽皮就这样睡了。白天猎户要进山去打猎,有的时候运气好会带回来一两只大家伙,有的时候运气不好甚至会空手回来。

考虑过后,这天杨凡趁着老大夫过来,将挽着头发的发簪拔了下来。他不軎欢佩戴首饰,除了小孩送他的手串,他身上唯一值钱的就是头上的这根玉簪了。

当然,他身上还有银票,不过银票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不过是张废纸而已。

古代银票是钱庄发行,杨凡身上的是北越国最大的钱庄,丰和钱庄。一般是为了便于携带,才会有人将真金白银放到钱庄换取银票。只是生活中,除了大宗交易外,是不会有人用银票做货币流通的。特别是普通百姓而言,银票不易保管,而且他们还不识字,不知道银票是不是真的,甚至不知道要去哪里兑换银子。

所以杨凡身上带的银票,现在就是个鸡肋。贸然将银票拿出来的话,最有可能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对方不识货把他当骗子,二是钱财外露被盯上。现在空间玉佩里的银子拿不出来用,好在他身上还有这根玉簪,可以应急。

拿着玉簪,杨凡看着老大夫说:“你和刘大哥说,这根玉簪我当初花了二十两银子买的。现在我身上只剩下这东西值钱,麻烦帮我拿到镇上的当铺当了。能当二两银子也好,帮我买两套衣服换洗就可以,剩下的就当做我住在这里的费用。”

杨凡说了两三遍,老大夫才听懂,于是转过头用方言和猎户转述一遍。猎户听他说完后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嘴里叽里咕噜说着杨凡不懂的话。

即使听不懂,杨凡也看得出来对方在拒绝:“刘大哥,这钱你必须收下,否则我可没那么厚的脸皮住下去。别说其他的,我在你这白吃白喝,请大夫治伤也是要钱的。”

见杨凡坚持,老大夫也在劝说之后,猎户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发簪收下。

第二天,猎户带着这几天积攒下来的猎物,和杨凡比划一番之后走了。杨凡已经了解过,知道镇离这里很远,来回就要一天的时间。猎户不在家,杨凡自己烧火做饭。幸亏这两三年他除了赚钱还有些一点点的生活技能。虽然做的饭菜不好吃,但至少火能升起来,饭菜能煮熟。

傍晚,猎户回来,果然给杨凡带了两套粗布衣裳。除此之外,他还把几块碎银和一大袋铜板放到桌上。杨凡有些惊讶,这里加起来至少有五两吧?

经过猎户指手画脚一番,费了一番劲杨凡总算看明白了。原来猎户今天去镇上,按杨凡要求把玉簪做了死当。杨凡知道现在外面情况不大太平,所以没指望能当多少,觉得最多也就四五两,遇上奸商的话出几百文都有可能。

不过这猎户很固执,他听说杨凡的玉簪当初买的时候花了二十两,现在对方只出五两,他觉得亏太多。于是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后玉簪以七两的价格当给了当铺。拿了钱之后猎户给杨凡买了衣裳,又买了点粮食,现在还剩下六两多,他要还给杨凡。

这钱杨凡肯定是不愿意收下的,不过猎户很固执,最后没办法各退一步,杨凡只拿走了三两,剩下的猎户收下了。虽然对猎户不愿意收下钱很无奈,不过经此一事,杨凡心里对猎户就更有好感了。

过了两天老大夫来给杨凡换药的时候,杨凡把三两银子给了老大夫。杨凡说是看伤买药的钱,老大夫也没客气就收下了。

当了玉簪,杨凡的生活质量总算看得过眼了。好好的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裳,食物也从单一的番薯土豆,多了面食和米饭。而且在床上躺了一个礼拜,老大夫宣布他可以下床,拄着拐杖走几步了。这对躺在床上快发霉的杨凡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这边,杨凡在慢慢养伤中,锦绣山庄里却因为他的失踪人仰马翻了。

话说杨凡当时一声令下,一众护卫骑着马冲出难民包围。这些护卫,有些是杨凡雇佣,有些卖身契在杨凡手里。所以冲过去的时候,护卫们都是尽置掩护杨凡先离去。可惜杨凡运气实在不好,那些难民失去理智后胡乱攻击,因为是蒙头乱砍所以击中率很低,他们那一群人只有三个人或马被攻击中,偏偏杨凡就那么倒霉的是三个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