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冰锋 乌鞘 1773 字 2022-10-05

何焕结束第三个后外点冰四周跳单跳后,宋心愉极其紧张,手指关节早就握得发白,她心跳到极点,每每看到何焕稍微降速都担心他体力不足,但又想起这地方明明是自己编排的,为了配合旋律必须降下速度,她还是提着一颗心。

在萨霍夫四周接后外点冰三周接后外点冰两周的连跳前,何焕的确感觉到呼吸频率开始变乱,他起初以为是紧张的缘故,后来察觉他动作幅度大再加上之前热身消耗太多。不过这没影响旋转速度,每个选手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也都会做出应对,现在要做的是调整呼吸,配合旋转的变向,再提高转速。

旋转结束,压步开始,一切像是一个转圜的巨大莫比乌斯圆环,大提琴协奏曲步入第二乐章的剪辑,复调设计的旋律中华美的复杂感喷薄而出,不再压抑音色的沉郁,逐渐走高,这是压步起跳前最重要的节奏段落,何焕沉住呼吸——这个三连跳,或许会决定他的成败。

第一个萨霍夫四周是个漂亮的弧线,美到令人屏住呼吸,它以短促强劲的起势进入旋律走高的合鸣,落下时仍带着大提琴对抗的强音,但大提琴即使是最低柔的g弦也有破釜沉舟的力量,当演奏时压至最低,它所悲鸣的也是最坚决的不屈低音。

第二个三周跳,何焕感觉自己的力度不像平常那样游刃有余,他用尽力气还是达到之前训练中盖佐制定的标准,落冰膝盖的冲击带来阵阵酸麻,再点冰起跳时,已经是全部力气加注的豪赌了。

耳鸣比任何感受都要直观,短暂与音乐失去沟通,再听到一切时,刺耳的尖叫先一步灌进耳朵,但他熟悉这个曲子已到任何段落拆分他都能重新拼凑,完美落冰之后即使观众叫嚷再大声,他仍然能根据记忆踩踏节拍进入下一个难度动作。

除了观众,选手也在看何焕的比赛,他是整场比赛最后一个选手,休息区直播屏幕前站满完成比赛的选手,他们有时沉醉其中,有时忍不住低声议论,陈述最多的是音乐和何焕表演天衣无缝的契合和感官的触动。

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交响协奏曲》巧妙在大巧不工之上,他的华章过于平静,像流过平原的蜿蜒河流,进入大海。河水知道自己注定离开陆地,这里不是他的归宿,因此连告别的悲伤也从容镇定,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太阳升起黑暗淡去,大河进入浑浊的海湾,消失在消失本身之中。

“他滑大提琴协奏曲,真的很特别……”美本身也具有感染力,和情绪的感染不同,美的感染力更震撼,就像何焕跳跃本身的冲击力,和力量是两种维度,安德里安看得有点着迷,他是学过芭蕾的,他懂得情绪好拿捏,但艺术之美本身却变幻莫测的道理,因此何焕的表现就更珍贵了。

听人夸师弟,成明赫就很自豪,他听得懂的英语比会说的多,斟酌半天才想到要怎么表达,“他说过,他喜欢大提琴,因为大提琴是脆弱的,脆弱的美是所有美当中最永恒的。”

“如果说音色的话,小提琴更悬细挑高才对。”尹棠也在目不转睛地看。

“师弟说,大提琴音质脆弱音色穿透力低,有种不渴望被人了解的自我……其余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脆弱的东西有独特的美这句话,他确实这样说过。”成明赫只能说这么多,这已经把他的英语词汇掏空了。

终止众人谈话的是何焕的阿克谢尔三周单跳,在提琴高低音交替的冲突对抗时起跳,低沉时落冰,像回答他们每个人的疑问:当所有配乐的乐器都演奏着低音时,只有大提琴的音色脆弱到几乎破碎,但仍然断续相连,如泣如诉。

再一个单跳完成,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连跳了,路兹三周接路普三周,这对何焕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别人都在沉醉和感叹,宋心愉却在后悔,她不该给何焕编排这样多的步法和衔接,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左一个摇滚步又一个乔克塔?她当时就应该考虑到各种状况,但是她无法忽视何焕的才华和能力,她知道他一定做得到,没错,要实现梦想,他必须做得到!

何焕的压步结束,只一次一下,他就积累够了速度,但体能消耗真正的问题不是起跳,是空中身体控制的力度,是落冰的稳定性,可如果想得太多是没有办法完成节目的,他必须再次腾空,也是整个节目的最后一次了。

路兹跳的起跳最为苛刻,因此也是五种背向起跳的跳跃当中难度最大分值最高的,何焕在疲惫中仍然没有忘记技术要领,清晰的后外刃倾斜冰刀,点冰腾空几乎扭曲整个身体,空中转足三周,落冰时刻重心降低,也促使第二跳能积聚力量,再次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