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暑假一日

“噹、噹、噹……”

钟声悠长,在灰蒙蒙的天地间飘荡,带着一点远古寂寥的神秘。

年年闭着眼睛摸到布衫,伸胳膊套上,不管扣子,再摸裤子。

鞋用不着,麦茬地已经锄过一遍了,不扎脚。

至于蒺藜,扎着的话是很疼,可蒺藜才有几棵?看见跳过去就是了,犯不着因此大夏天的还穿个鞋。

迷迷瞪瞪摸到石磙上的篮子,一路呵欠往外走,走到大门口,正碰上同样一脸惺忪的雨顺、保山和保国。

“走。”

“走。”

几个人简单地打了个招呼,跟在上工的大人身后往前走。

走上从北边过来的大路,人更多了,高永春、高大庆、高红梅、高慧兰、高常有……一大群,全都木糊着脸,梦游一样。

田素秋看年年一直揉眼睛,过来拉着他把脸扳起来,一看,黄色的眵目糊都干了,粘着睫毛,可不是得揉嘛。

她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捂在年年的眼睛上,然后轻轻抠,终于给抠下来了。

“哦,看清东西了。”年年眨巴眨巴眼,感觉舒服了好多。

“天天喝黑槐叶汤,咋还有热咧?”田素秋嘟囔着返回成年人的队伍里。

她已经正式上工了。

夏粮歉收,麦子平均一口人比去年少四十多斤,秋粮还没个准,万一也收成不佳,工分如果太少,明年别说收拾房顶,正常的日子都没法过。

其实就算收成正常,只要条件勉强允许,田素秋也不会一直呆在家里,她本质上是个闲不住的人,跟张凤吵架时说祁好运一岁她才上工,是故意不给张凤脸。

家里和祁好运现在交给了风调。

风调毕业了,但生产队最近太忙,没有时间开会评工分,新毕业的学生还不算社员,上工也没有工分,田素秋就让风调在家做饭、引孩儿带掐辫,不过风调勤快,她把几乎所有家务都干了,每天还能掐出一整卷辫。

在麦场入口,大人和薅草的孩子们分开,男人去大南地锄花(棉花),女人去木塔地剔谷苗,孩子们分成好几拨,去各自认为草最多的地里薅草。

雨顺、高慧兰几个今天和年年他们一起来西地。

趁着清早凉快,要尽可能多薅,最好把篮子塞满后,还能再有一大掐,这样,很多家的大人晌午就不会再让出来薅了,后晌凉快点再薅一大篮就妥了。

田素秋给年年的暑假任务是一天两篮草,雨顺是一天三篮外加在家的时间得引祁好运。

没放假的时候,他们后晌放学才能来薅草,因为时间关系,都是就近在麦场附近那几块地薅,西地、大西地、大南地、南河沟这些比较远的地方几乎没人来,现在草就特别多。

蜀黍一部分是在麦子没有收割时就套种在田埂上的,更多的是种在了麦茬地,顺理成章地沿用了麦地的畦,西地的畦是南北方向,北沟开始,一路几乎扯到南河沟,长的吓人。

他们一人把一畦,从北往南薅,刚开始还有人说话,没一会儿距离拉开,就都低着头只顾薅草了。

雨顺手特别快,年年和她挨着,很快就看不见她了,等再看到,是从自己这一畦的对面。

年年高兴地跑到雨顺那一畦,挨着收一小堆一小堆的草,全部收完堆得比他还高,两个人的篮子都按瓷实还剩好大一堆。

雨顺拣着比较长的抓地龙又薅了一掐,编成两条绳子,把剩下的扎成瓷瓷实实两大捆。

年年看着肝颤:“姐,这一捆比我还大,我背不动啊。”

雨顺说:“不用你背,我背着一捆跑出去一截,放那儿你看着,我拐回来再背一捆,最后搁场那等着,咱哥下工一背,正好。”

“那中。”

可等真的看到雨顺一手擓着篮子一手提着一大捆草艰难地走过那条南北路,年年也学着她,??起篮子,拖着剩下的一大捆开始往路上走。

高慧兰、保国也都是一篮子加一大捆,走得一个比一个艰难,高永春、高红梅几个的捆小一点,可他们年龄也小,走得也一点不轻松。

只有保山,多出的一捆比较小,胳膊一掐正好。

雨顺再怎么说也劝不动年年不拖那一大捆草,于是他们就那么一路拖拖拽拽到了麦场。

大人们正好下工过来,春来一个人扛起了两捆草,田素秋擓着雨顺的篮子,雨顺擓着年年的。

年年啥都不用管了,高兴地往被勒得差点脱皮的胳膊弯吐了两口唾沫,涂匀,就跟同样被家人接替了重担的保山、高红梅几个一起撒欢跑起来,

保山今天也轻松了一回,刘老三和刘建国接手了他的篮子和草捆。

年年问保国:“您大哥今儿咋了?居然会替你背草。”

刘建国、刘二国不知怎么回事,平时对保国虽然不算疼爱,可也不刻薄,可看到保国干重活,如果没有外人提醒,他们几乎从来想不起帮保国一下,他们家那三个没结婚的叔叔大爷也是这样。

当然,刘建国、刘二国和他们的叔叔大爷们彼此之间也不怎么帮忙。

保国说:“夜儿黑我回去,俺奶奶去按我的篮儿,说老虚,叫俺伯打我,正好俺妈搁那儿跟俺大哥说有人给他说媒的事,俺奶奶一个劲儿吆喝,俺大哥可能听不清俺妈说话了,就说了俺奶奶几句,俺奶奶开始撒泼,吆喝的更响了。

俺大哥恼了,跟她,还有俺伯吵了一架。

他今儿可能是故意想气俺奶奶咧吧。”

年年接着问:“那您伯夜儿黑打你了没?”

保国说:“踢了两脚,没踢住,我跑了,他没撵我。”

年年诧异:“他没撵上你打你,您奶奶居然能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