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不呛慌了

商洲,书院街。

檀山书院大门前,带着红袖章的人三五个扎堆,窃窃私语,说几句话,就有人往东远远地招一眼。

檀山书院位于书院街中间地段,距离东、西两个街口的距离不算太远,但因为这条街几乎所有住户门前都有至少一棵百年老树,这些老树大部分的树冠都很大,近几年又大多疏于管理,树干上枝条横生,让本来就不算特别宽敞的街道更显狭窄逼仄。

树木阻挡了部分视线,想一眼看到尽头很不容易,更不用说位于舵手路上的文化局大院,影子都瞧不着,可这些人还是过一会儿就往那边看看,眼神很是期待。

当然,有人期待,就有人抗拒,站在大门东面院墙下的几个人就抱臂不语,脸色悻悻。

站在大门西面,传达室窗口边的几个人则满脸笑意,神态轻松。

其中一个看到站在窗口往远处张望的赵师傅,笑着说:“老赵,你跟马局长、马主任又不是一派的,你不用紧张。”

赵师傅呵呵笑:“我不紧张,我就是想看看新领导什么样。”

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女子回头:“能什么样?肯定跟洪常青那样高大魁梧坚强勇敢,要不能代替马马宝驹、马增禄?”

赵师傅连连点头:“对对,肯定是,肯定是。”

齐耳短发的中年女子笑道:“小李,你就那么肯定新局长跟洪常青长得一样?”

麻花辫李金兰头一昂:“当然,李闻瑄,看名字就知道长什么样。马宝驹那样的,一听就没什么水平,马宝驹,你们听听,马宝驹,土气死了,我觉得他应该叫野马驹儿……”

“啊哈哈哈……”短发女子抓着李金兰的胳膊,笑得直不起腰。

……

傅安澜打开大门,看到书院门前的热闹景象,僵硬了片刻,才关好门,上锁。

他往南绕了一点,才向西走。

书院街整体不算宽,但檀山书院附近十分开阔,书院和连在一起的集贤苑宽三百多米,院落比街道上的其他院子略靠后,前面的路就已经很宽,相当于一片小广场,对面还没有住户,而是一个开放式园子。

那园子最早是供书院夫子散步消遣用的,树木花草错落有致,风景精致而不失自然,现在,文化局下属的宣传队把这里当排练场。园子的树木被砍了一部分,但两个亭子保存完好,远看勉强还算个风景。

其实书院内部相当宽敞,再来十个八个宣传队排练地方也有余,可这支宣传队就喜欢在外面的园子里排练。

此时宣传队的人都在书院门口等候新领导,路南和园子里都没人。

傅安澜目不斜视地沿着街道南边走,绕过热闹的人群,来到传达室的窗前。

窗户开着,但他还是轻轻敲了两下窗框:“师傅,缴材料。”

赵师傅正端着茶缸靠在门框上看大院里某个地方,听到声音转身,微笑着走过来:“我都忘了,今天又到第三天了?”

傅安澜嘴角微微动了动,没说话,把文件袋递过去。

赵师傅没有马上接文件袋,他伸头看了看外面,然后退回去一点,接过文件袋,小声说:“马主任跟马局长都下去了,如果新局长来,没人汇报你这事,你以后就不用再写了。”

“谢谢!”傅安澜微微点头,然后转身往南边走。

“哎,那个,傅安澜。”

傅安澜站住,慢慢转身,看着李金兰。

李金兰一边编莫名松开的辫子一边说:“你的交待材料这么多天还没过关?”

傅安澜微微垂下眼帘。

“哼,你就是态度不端正,跟当初你妈,你姑姑一样顽固。”李金兰斜睨着傅安澜,手里飞快地缠着头绳,“我们新局长马上就到了,如果你再消极抵抗,就算你年龄小,我们也会向他汇报,对你采取必要的措施。”

傅安澜一动不动地站着。

李金兰还想说什么,短发女子拉着她往大门方向走:“走走走,他们家的事不归咱宣传队管,新局长好像来了,快过去。”

一群人全都去了书院门口的台阶上。

傅安澜慢慢抬起眼帘,转身,向南走到街道边沿,再往东走。

作者有话要说:方言注释:

熰:1、燃烧柴草等让火不旺不熄只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