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老贾

但看着看着。

他的表情便逐渐凝重了几分。

待看到最后。

他的神色只剩下了

骇然!

作为三角形问题的专家,贾宪在很早很早以前便提出了一个想法或者说理论:

“勾股弦并而为和,减而为较,等而为变,为乘,为段,自乘为积,为幂。”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勾股十三图:

指勾(a)、股(b)、弦(c)、勾股较(b-a)、勾弦较(c-a)、股弦较(c-b)、勾股和(a+b)、勾弦和(a+c)、股弦和(b+c)、弦较和(c+(b-a))、弦和和(c+(a+b))、弦和较((a+b)-c)、弦较较(c-(b-a))。

可以这样说。

贾宪已经完备了勾股弦及其和差的所有关系,已经抛开《九章》算题本身,并对勾股问题进行抽象分析了。

而徐云所画的这张图,不但理念上与他极其相近,甚至要比他所提出的概念更为形象和简洁!

看着面容惊骇的贾宪,徐云不由轻呼一口气:

看来自己‘请神’成功了。

看到这儿。

想必很多同学已经明白了徐云所画图的来历了:

没错。

正是《测圆海镜》!

《测圆海镜》。

这是是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所著的一部数学名作,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元术。

公元1234年初。

李冶在桐川得到了洞渊的一部算书,内有九客之说。

于是李冶结合洞渊以及贾宪的诸多成果,将勾股容圆归纳成了一部完整的系统。

而且更关键的是。

在《测圆海镜》后,李冶以勾股容圆为基础,提出了半段黄方幂的问题。

是的。

半段黄方幂。

也就是基尔霍夫衍射公式近似定量描述的傍轴近似的

雏形!

画好分割线后。

徐云取过老苏的透镜,将它立着放到了所画内切圆的圆心上。

接着指向其中的‘青’字线,对贾宪说道:

“您看。”

只见此时此刻。

受透镜的折射效果影响,镜内外的‘青’字线,赫然出现了一道肉眼可见的偏折!

随后徐云又在青字线外部写了个‘天’,挪开透镜,在内部出现过偏折的青字线上写了个‘地’。

接着又写到:

设青线下端的位置为玄,偏折端为黄。

距离圆形的位置分别为洪与荒。

那么便有:

天=?地。

心北2=玄2+(洪-荒)2+(洪-山心)2。

同时:

(δ2玄)洪2+黄2远小于圆周率。

(洪+洪)xδ=心北x??(荒+心朱)x?=洪-山心x?。

写完这些,徐云对贾宪说道:

“桐屿先生,此乃小人先辈所传的某种偏折解法,奈何其中几种未知符号以及推导思路却无从得知。

同时此类解法又是制备某物件的必须数据,故而只能请先生前来,希望能助小人一臂之力。”

贾宪沉默片刻,再次看了眼桌面上的透镜,说道:

“王林,《少广》章的第三解乃是老夫夙愿,原本老夫以为死前都无望有人可解,但今日你却给了老夫一个天大的惊喜。

古人云。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惑之情甚重,老夫断不能忘,先前称你为断章狗,也不过是一时气话罢了。

如今哪怕是为还你此情,透镜公式之事,老夫也绝不会推脱分毫。

不过王林。

透镜此物老夫从未涉猎,难以保证定能有所答获,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若是无法解开此题,老夫便将家财划分半数与你,以做酬资。”

徐云闻言一愣,额头上顿时冒出了一股冷汗。

妈耶。

这位大佬居然未免也太耿直了吧,合着古代人一言不合都直接送养老金的?

因此他连忙说道:

“桐屿先生言重了,先生愿意帮忙,小人便已感激不尽,筹资之事还请勿要再言。”

贾宪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而是转身朝老苏拱了拱手:

“子容兄,可否借用一番纸笔?”

老苏笑着朝自己的老友回了个礼:

“桐屿先生但用无妨。”

贾宪闻言点了点头,走到桌边,拿起纸笔开始了演算。

注:

下午和某个老鸽子聊天,那货准备开新书了,结果发现太久没登录,作家账户的密码忘了,哈哈哈哈

另,这章写的累死我了,纯原创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