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番外(上)

还别说,三太太假如铁了心要搞胤禩,让他丢脸让他还钱,宁楚克笃定不会插这个手,但要是找到胤禟这头,没准他还真能帮忙开个路。

以前做兄弟的时候,胤禟处处维护胤禩,还求额娘出面帮他很多回。

那会儿他心甘情愿,他不计较,他觉得值当。

自从那年选秀之后,胤禟就变了,早先他有多信任老八,之后就有多厌烦,真的烦。

最厌恶他虚伪的样子,知道他最好脸面就恨不得看他丢脸。

让小妾娘家堵上门去讨债,多精彩的场面,闹成那样笃定比搭台唱戏还好看,得亏胤禟不知道三太太有这样的决心,他要是知道,笃定给予支持以及肯定还要变着法鼓励她。

指望老八让你全家过好日子?

还想飞黄腾达?

做梦吧,就前头那茬,他笃定恨死你了。

不如先下手为强,弄他!

丁忧回去能不能官复原职要看命,有一样东西不用看命,就是那三十万两银子,满京城都知道八贝勒冲小妾伸手了,豁出去脸不要上门去讨债,没准真能讨回来。

以老八的为人,一定没脸同他们对簿公堂,他丢不起这个人!

……

你心里盼着的好事不一定会来,你担心的坏事总是会发生。

就像先前预料的那样,守孝二十七个月后,崇善回他的翰林院去了,官职是不如丁忧之前,如今他也就是整日在翰林院里吃茶抄书,再不然就和同僚说说诗词文章,日子过得相当清闲。

有抱负的谁想清闲度日?

不过闲在翰林院总比闲在家里强。

崇礼和崇文就闲在家里头,前者是九门提督的坑被占了,康熙还在想将他丢去哪个地头,他离开官场三年了,总得先适应适应,然后再升个半阶。

崇礼丁忧之前,康熙总嫌他烦,觉得这就是个事儿逼,就会折腾。

等他回家守孝去了,康熙反而不适应起来。

总觉得补上来的没他能耐,总不能叫人放心,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算一算日子,咋还有那么久呢。

崇礼是因为康熙还没最终确定他的去处,而崇文呢,他是无处可去。

先前的职位早叫人顶了,工部那头递了话来,说暂时没缺,叫他在家中等着。

崇文一回头,事情果然走到了他最担心的那一步。

他步上了阿玛的后尘,丁忧回来就赋闲在家,啥时候能回衙门去难说。

而他的希望萨伊堪呢?

还是个不上台面的妾,这三年都没替八爷生下一子半女,小妾娘家亲眷有啥底气冲八爷开口?

他成日在家里唉声叹气,三太太几次想去找萨伊堪都被他拦下来。

可三太太铁了心,崇文哪能次次都把人拦住?

他一个不留神,人就出府了。

三太太乘上轿子往八贝勒府去,说她是齐佳格格娘家三婶,想见她。

一没请帖二没拜帖,就这么空口白话谁会放她进去?

崇文福晋正在上衙门和回去斟酌之间犹豫,就幸运的撞见胤禟骑马从旁边经过。

四、八、九三府离得很近的,胤禟打这边路过是家常便饭,看老八家门前停了顶轿子,他哪怕没停下来看热闹,还是瞅了一眼,这一眼就让三太太看到了希望。

“九贝勒留步!!”

胤禟心情好,又一看还是熟人,就拽一把缰绳停了一下。

三太太往旁边看去一眼,她跟前伺候的体面嬷嬷赶紧替主子回了话,说太太是九福晋的婶子,亲婶子。

胤禟能不认识她?

交换的时候就见过好几回,虽然过了些年,样子总归是没变的。

胤禟就问说有什么事,三太太既不能直喇喇说出来,又不敢让胤禟等,斟酌之下,就让嬷嬷附耳过去说给胤禟跟前的奴才听,再由那奴才传话。

既然碰到胤禟,她们就随机应变,改了口请九爷帮帮忙。

天知道胤禟从来不是个按牌理出牌的,他听完点点头:“你们府上不是有个格格跟了八哥?

早先她还支持了八哥二三十万两白银,这种时候就该请八哥出面,哪轮得到爷来抢风头?”

说着胤禟翻身下马,顺手把缰绳往奴才手里一丢,再然后就要迈八贝勒府的台阶。

走了两步看三太太没动静,还催她一声——

“傻立着干啥?

看门狗不懂事认不得你没关系,爷领你进去!找八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