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古今名联谈趣 梁羽生 1749 字 1个月前

闲话表过,再说第三个以督抚身分在黄鹤楼题联的人。他是在光绪廿七年(一九零一)做湖北巡抚的满州人端方。联云:

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鸥盟。

集唐人诗句成联,颇有韵味,他做巡抚时,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张是唯我独尊的,他颇受抑制,后来张调职两江,他兼署总督,方始吐气扬眉。有人说上联即暗指此事。

张之洞做了十多年湖广总督(自一八八九~一九零一),在任时擅权专断,许多人不满意他。但在他卸任后,端方以巡抚兼署总督,鄂人更加不满。因端方是个好“刮龙”的假名士,且又宠任“丫姑爷”张彪虐民也(张之妻是端之婢)。

端方后来做两江总督时,曾有人作了一副嵌名联讽他。联云:

卖差,卖缺,卖厘金,端人不若是也!

买书,买画,买古董,方子何其多耶?

“厘金”是清代一种税制,水陆要隘,设立关卡以抽行商货物之税,大抵照物值抽若干厘,故日“厘金”。端方是个擅刮龙的假名士,是有联为证的。(黄鹤楼名联之三)

四十七、崔颢题诗 青莲搁笔

在黄鹤楼题联的清代大官还有一个宋荦,联云: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联用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意,写得甚为潇洒。

宋荦字牧仲(一六三四~一七一三),他的父亲宋权是明天启五年进士,官顺天巡抚,后来降清,官至国史院大学士。清廷以其“诛杀自成党有功”,在他死后追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谥文康。宋荦因属功臣之后,因此在他十四岁那年(顺治四年),就得“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宋荦工诗词古文,他的画也很出名,水墨兰竹,尤其超妙。

书法家何绍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道光进士)联云: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遮,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何绍基题此联时是在太平天国覆亡之后,“官方”称太平天国起义为“洪杨之乱”,他站在清廷立场,故而亦称为“劫”(古人以“丙午、丁未”为“红羊劫”,其年必有乱事,红羊,洪杨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