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至死不渝 艾米 1007 字 2个月前

他满不在乎:“我早就说了,只当她在念经的。不过,你别生她的气,她就是这样的人,心眼死,但不坏。她是虔诚地信仰共产主义的,而且也是真正廉洁奉公的,不搞阿谀逢迎那一套,所以老是升不上去,到现在还只是个教委主任,清水衙门,工作又累,吃力不讨好,还这么爱训人,动不动就要举报谁谁的不正之风,搞得谁都不喜欢她。如果不是我帮她,她连这个位置都保不住 --- ”

她听他这样说,就很佩服乔阿姨,真诚地说:“我不生她的气,其实我很敬佩她的,她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如果我们的国家干部都像她这样,那就 --- 好了 --- ”

他不屑地说:“但是她那套行不通了,她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干部,狭义君子型的,讲究洁身自好,以为自己不腐败就可以制止别人腐败。她把自己这一辈子坚持完也就到头了,既不可能端正党风,也不可能清除腐败。”

“那谁才能端正党风,清除腐败?”

“肯定是我这样的人罗 --- ”

她以为他在开玩笑,便也笑着说:“你这样的人?你自己就带头开后门,你还端正党风,清除腐败?那不得把你自己也清除了?”

“你不懂,我是广义上的君子,重要的不是自己腐败不腐败,而是掌握权力,然后用手中的权力清除腐败 --- ”

艾米:至死不渝(58) 2007-12-21 03:54:11

石燕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君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以前听到“君子”二字,她都是一下就想到“小偷”的,因为在她印象中,“君子”这个词都是跟“小偷”有关的。她丢了钥匙,请人帮忙砸锁的时候,那人一下就把锁弄开了,还说:“这不是弹子锁,没什么用,只能锁君子,锁不住小偷。”后来又听说什么“梁上君子”,所以她就把君子跟小偷联系起来了。

现在她听卓越说到君子,又不由自主想到了小偷,半天才扯回思绪,憋出一句:“不是说‘正人先正己’吗?如果你自己风气不正,那怎么能 --- 正别人呢?”

“正人先正己,那是平民百姓的观点,平民百姓手里没权,就希望用道德的力量来约束那些有权的人,你没听说过‘道德是弱者的武器’?弱者斗不过强者了,就求助于道德,强者才不管道德不道德呢。如果你没权,你除了正自己,还能正谁?有多大的权,就能正多少人。像我妈那样的,她自己很正,但有什么用呢?最多只能正她下面的人,比她地位高的,她就正不了啦。而她因为太正,在这个正不压邪的时代就爬不上去,所以永远没机会正多少人。总而言之,你想正哪个范围的风气,先得拥有在那个范围内发号施令的权力,如果你连那个权力都没有,你正谁?”

这个好像有点道理,她想当然地说:“那 --- 就叫国家主席什么的出来正一下风气不就行了?”

“问题是国家主席他愿意不愿意出来正呢?别的不说,如果你现在是国家主席,你会不会主动要求到下面中学去教书?”

她一下被提升到国家主席的地位,半天转不过弯了,突然想起婆婆大人的话,说要把她赶出师院的,于是她国家主席也不当了,只担心地问:“你说你妈她会不会 --- 真的提请师院把我 --- 赶走?”

“不会的,虎毒还不食子呢,她怎么会请师院把你赶走?”

“那她怎么 --- 那样说呢?吓死我了 --- ”

“她那样说,只是表明她的态度,如果她看到这样的歪风邪气不批评,她心里就会很难受,因为这跟她做人的方式是相抵触的。但是真到了把自己儿媳赶出师院的时候,她就变成母亲了。你放心,她不会的 --- ”

她欣喜地问:“你告诉她我们的事了?她知道我是她 --- 儿媳了?”

“她叫我去书房,就是问这事,我都告诉她了,免得她搞不清楚,真跑师院告状去了 --- ”

她知道他肯定挨了一通训,但现在她顾不上他了,只想着革命的下一代:“那你把我 --- 怀孕的事也告诉她了?她怎么说?”

“她当然是先上政治课罗,不过我看得出来,她挺高兴的,她说等她孙子生出来,她就退休不干了,在家带孩子,因为她这回要吸取教训,一刻也不放松对孙子的教育,免得她孙子像我一样,在外面跟人学坏了,纠都纠不过来 --- ”

她听了这话,心里很高兴,觉得她这婆婆还不是榆木脑袋,也懂亲情母性的。但她一下就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小人儿,背着个手,很严肃地跟在她婆婆身后走。走了一阵,这一老一小站下说话,都是一只手背在背后,另一只手指指点点的。不知为什么,她一想到“干部”二字,脑子里就有这么一个形像,手一定是背在背后的,最少得有一只手这样背着,不然就不成其为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