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也开始认同幕中女子的说法了。

这时候写这样两首词,根本就有些不合时宜。

已经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两人,怎么会又写这种词呢?

该不会是假的吧?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咱俩各过各的了,我还是愁苦得像那摇摆不定的秋千,“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首词,我个人看着写得也还是挺好的,写出了那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是既然一起说了,少不得对比,一对比呢,我觉得那还是陆游的更胜一筹,两者一起看的话,那就更好了,但是这儿我个人觉得传说应该不是真的,唐婉的丈夫还在那儿呢,你俩不避嫌也就罢了,还在这儿回忆往昔。】

啊……

原来幕中女子的不喜是因为这个啊。

好似确实如此啊。

【整个传说是陆游两人结了婚,因为唐婉没能怀孕,所以被陆游的母亲赶走了,唐家人就很生气啊,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世交的后辈,两人关系也处得不错,几年之后,唐婉和丈夫同游,结果和陆游意外重逢。】

【再遇旧人自然各自都有万般情绪,于是唐婉在征得丈夫同意之后上前敬酒,陆游便写了那首《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回以《钗头凤·世情薄》。】

【如果只当个故事来看,合情合理,be美学,但是很多地方确实有点不太符合现实,所以这个故事,也很有可能是后人为了给这两首诗一个合理的出处所半真半假地编造的,可是有时候对于故事咱们没有必要去追求真实,我们可以抛开现实因素去享受这个故事,也还是不错的,也就更能体会两首词的感情了。】

唐,元和年间。

元稹也觉得这个故事是不错的,值得一写。

但是若是说非要写,或许两人没有成亲已有了婚约相逢会不会更好呢?

想要重聚,可是碍于世俗伦理,最终也还是遗憾分离。

元稹也不知不觉地被幕中女子的想法带走了,也认为两人既有了家室就该好好过好当下的生活,不必再执拗于过去。

而他要写的不是两人的恋恋不舍,而是两人的释怀,只需让看的人不舍就够了。

【公元1153年,绍兴二十三年,陆游在临安参加进士考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因为秦桧觉得陆游的成绩超过了自己的孙子大为不悦,甚至想降罪考官,第二年更是指使主考官不要录取陆游,陆游因此仕途不顺。】

【陆游应该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因为秦桧作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他真的太不可一世了,太猖狂了,根本不怕被陆游知道,陆游除了无语似乎也确实没有办法,后来他自己也在诗中写到过这件事情,直到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离世,陆游终于看到了阳光,说来咱们也算是为陆游捏一把汗,他这但凡再早几年参加科举,我估计也是在朝堂上受欺负的,不过没有人能知道真是那样的话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