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

这是什么问题?

众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觉得十分新奇。

苹果是什么东西,否管是什么东西,想来该是一种果子吧。

果子从树上掉下来,难道不是因为它成熟了吗?

【而且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正是这么多的思想的碰撞所以才会有那么辉煌的一个社会发展的时期,然而后来不管是秦始皇焚书还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亦或是后来的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这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与行为,他们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现,但其实也是思想发展的一个退化。】

被提到的几人沉默了。

对他们的思想深信不疑的人也沉默了。

而后有人悄悄地问出了声。

“这又是发展,又是退化的,那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啊?”

“谁知道呢?”

【司马谈也觉得其实就是要采百家之众长,只不过他是把这些都归结到了道家的头上,他认为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所以要以道家为纲领来做事。】

公元62年,永平五年。

看吧。

班固就说,这不是有问题的吗?

他不正是这意思?

【首先,咱们说了,司马谈在遵从道家的同时,是不否认各家之长的,其次,这是司马谈的观点,司马迁对他的观点是有继承的,但是也没有完全继承。】

【我们只要仔细地读一读《史记》就能看得出来,虽然司马谈可能是偏向于奉行道家,但他绝对不是摒弃儒家的,据说是他让司马迁做孔安国和董仲舒的弟子的,这两位明显的儒学大家啊。】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司马迁觉得自己本来就觉得应该博采众长。

而且他觉得父亲也不是完全信道家的啊,难道是自己写错了吗?

【而司马迁是偏向于儒家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有偏向却不绝对。我们这里的讲解并不深,也不精准,只是提供一个大体的方向而已,具体的大家还要自己下来细读。】

【讲了这个思想渊源,接下来终于轮到司马迁本人了。】

【司马迁先说自己的壮游经历,再提父亲对自己的嘱托,而后写到和好友壶遂的对话。前二者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个壶遂呢,是汉武帝时期的术士,他和司马迁一起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在历法上的成就不小,在这儿呢,是个配角,咱们看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