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观点。

西汉扬雄曾言:“书、心画也。”

虽说这样的说法不能太过于绝对,毕竟不是所有写字好的就是好人。

但是那些性格豪放的人写一首娟秀小楷总归是要被人多看上两眼的。

【这首诗除却它的书法,其中的含义和杜牧想要表达的感情也是值得探究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序言就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下他认识张好好、张好好嫁人,而后两人又重逢的事情。】

【首句不加吝啬地夸了对方,“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意思就是,你是洪州的俏丽佳人,才十三岁,说的就是两人相识的时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你的样子,就像带着亮丽尾巴的凤鸟,也像含苞待放的红莲。】

自从巨幕出现,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书院的学子和先生们了。

他们自己读书,也是就着文人的诗集了解文人的生平。

这对于许多沉得下心的人来说是不难的,甚至有些人自信比幕中女子了解得更加透彻。

但是对于一些学子来说就不行了。

静不下心,便不愿了解,可必须读书最后便选择死记硬背。

但听幕中女子说了一些文人生平之后,了解的东西就多得多了,更主要的是大多数的学子已经摸清了其中的门道,学会了如何去总结一位文人大体的风格。

比如这位杜牧,总喜欢在诗的开头进行描写,不管是长诗还是短诗。

他如此的描写会让人以为他想表达的便是描写的内容,但其实重点一般都在后面。

而前面的描写通常都是为了反衬而写。

如此一看,杜牧的作品其实其情感倾向就是往下的,即便在开头有那些繁复精彩的描写。

【初见面时,环境很好,“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好像如此安排就是为了等张好好试唱一般,“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终于,人上来了,主人家看到你,都惊讶得有些失态了,“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从侧面表现出张好好的惊才绝艳。】

这怎么可能呢?

是什么样的歌女,能得这样的荣宠?

那沈家但凡是个正常的人家也不会如此招摇。

于是许多人想,杜牧写这首诗不会就是为了 讽刺那个沈家吧?

【都说杜牧是一个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我觉得他就算是,也是一个浪漫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句中常常有一些夸张,但因为写得又有点真,很容易误以为那就是现实,就像这个地方对于张好好的态度,仿佛设置这样隆重的筵席,摆在如此高楼,都是为了迎接一个歌女,我个人感觉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样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的。】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