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霍光杀死,只留下和匈奴女人的另一子,一生与匈奴人为敌,最后自己的后人却也是半个匈奴人,多么的讽刺啊!

【其实当时匈奴人还曾经让李陵去劝降苏武,但是苏武却拒绝了,可是十多年后,苏武回到朝堂并没有得到多高的封赏,拜官典属国,王维认为汉武帝对苏武不公,从而表达对自己的待遇的不满。】

刘彻想这王维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不过他这人好像就是如此,先时写《过始皇墓》,这时候又写自己。

他倒是想看看王维还能写出什么来。

【王维通过写观星的对未来还心怀希望的少年,写路上的思想的行人以及得不到封赏的老将的描写写出了边关将士的不易。】

【边关将士千千万万,战亡的人数可能远高于建功立业的人数,但是这样的情况别说是王维,就是千古名将来了怕也是难以改变,所以人们只能祈祷战争能停歇,只要没了战争这些烦恼自然就没了。王维在此中虽然没有表达这样的想法,但我想他的心中应该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是希望世界和平的。】

幕中女子这样的话,众人听听也就过去了。

世界和平,这怎么可能呢?

即便是在贞观年间、永徽年间、又或者是开元年间,哪有战争停歇的?

他们这些人在长安富庶之地过得倒是欢乐,可是边关将士们呢?

许多人到此时此刻竟才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

【而另外一首《老将行》更是直接描述了老将的一生,揭露了军队中的不合理现象同时也歌颂了老将的精神气魄,这里应该也有他对于朝廷的不合理现象的隐形地抨击,我们来看看。】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他这个人,年轻时候确实也有点任性,至少李隆基是这样认为的。

敢这样讽刺朝廷。

但是如今却变了,也不知跟自己有多少关系。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前面写老将年轻时候有着飞将军李广之勇,徒步就能取得胡人的坐骑,李广的这个事情我们讲过没有,就是他被俘虏装死然后夺马而逃的事。】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最近已经有大臣提议给李广追封了。

可是师出无名,刘彻并没有同意。

他就不明白,为何这些人都这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