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产生的背景是源自于在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隆基封禅泰山后,臣子们又上书让玄宗封禅嵩山、华山等地的事情。】

关于封禅之事,那是许多帝王都向往的。

自古以来都有帝王封禅传说,要知道想要封禅的机会可不容易,要么得是改朝换代,要么得是国运昌盛,要么就得是天降祥瑞。

这李隆基创造了开元盛世,虽说捡了许多前人积累下来的东西,也勉强能说个国运昌盛吧,这也仅限于开元年间。

可他竟想封禅两回,胃口不小。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撇撇嘴,不知道李隆基哪来的脸。

虽说他现在还未登基,但朝堂上的一些小把戏早已清清楚楚。

臣子做事多是看皇帝眼色,或许臣子会在皇帝想要封禅时予以劝诫,但断然不会在皇帝封禅之后再让皇帝封禅,除非是这个皇帝很想要。

“混账东西!”李世民低低骂了一声。

只想着这些虚礼,正事做不好几件。

【王维写这首《华岳》,就跟之前他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一样,前面夸华山,后面又写华山的象征意义,其实其中心思想是表达的对帝王的崇敬与追捧。】

【在古代,很多臣子都会有愚忠愚孝的一面,他们因为信奉儒学,所以坚定地遵守着君臣、父子的关系。而且当时的李隆基也确实功绩卓越,身处盛世,臣民们对至高无上的皇帝产生崇拜之情那是很正常的。】

【这时候的王维显然是在找机会重新做官,但是他并没能成功。】

说起这个众人早猜到王维的心思了。

一个普通人无缘无故不会这样写诗去评判政事,尤其是对帝王,除非是因帝王不象话而写的讽刺。

他这样去夸赞,那肯定就是想让帝王看到,从而得到做官的机会。

不过看样子,玄宗可没岐王那般好打发。

【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子离世,王维再也没有娶过,他妻子离世后,第二年他就去往了蜀地漫游。 】

第181章

王维

【或许是因为妻子的离世让王维有些惆怅,他以布衣身份前往蜀地漫游,直至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暮春才回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