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许多事情都只能猜测。

除了此三者,还有什么呢?

似乎只要拥有此三者便什么事都能做了。

果不其然,幕中女子放出来的王安石的话就是此意。

【整个第三段和第二段都是相对应的,他是从第二段得出了第三段的道理,他认为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要志、力、物,当然后面的变法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说的他的思想基础,他在变法时带着坚定的意志力,寻求皇帝的支持在努力做,后来变法失败他没有了力,没有了物他就果断归隐,这就是王安石的聪明之所在啊。】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屈原的心中无比震动。

此三者是缺一不可?

他如今有志有力,却已经失去了物,他还能坚持下去吗?

难道不是应该能变一点是一点吗?

屈原再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不过他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不是此时产生的,是先时就已经想了许久的了。

他想象王安石、白居易一样,幕中女子说的那个……下基层。

此时的情况是楚国暂时出不了大的问题,但是他再在此处待下去会让那些人想办法来对付自己。

只要自己跟大王说清楚,大王如今对自己的怀疑是旁人挑唆,让他小心着旁人,而自己也不在郢都碍着他的眼,他心中的疑虑自然能消减,不过不消减也无甚大碍,反正大王是要派人跟着自己的。

到时候他们出去了,他们就假意遇难,再悄悄地去查看民间的情况,让大王可以早做打算。

找出那些欺上瞒下的人,为百姓做事,屈原觉得这条路也是很不错。

只是这么一来,郢都他得暂时放下。

万一他一走,那些人就发难,他担心大王应付不了。

然而很快他就想通了。

他走了大王应付不了,他还可以回来帮大王应付。

但是如果他与大王离心,大王真对他下手了,大王再应付不了,能帮大王的人就少了自己一个了。

【就有时候真没必要死磕,像伯夷、叔齐那样,我个人是不赞同的,韬光养晦再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不好吗?就算不能再起,至少保住了一条性命。】

东晋。

陶渊明发现这幕中女子与他的想法有越来越多不同之处。

他倒也不觉得幕中女子就是错。

因为似乎她说得也有道理,保住了性命才能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命都没了,还能做什么呢?

但若是心中的那股劲儿已经没了,那屈辱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不如死了的好,如那伯夷叔齐,他们若是活着便能力挽狂澜吗?谈何容易啊!

事实证明,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如何行为也得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