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幕中女子一再提及的文章,定是一篇绝佳的文章。

而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能与之共提,或许也当不错?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王安石和四个人同游褒禅山,而后进华山洞,走到中途便退了出来,而后他对这事情所产生的感受和他受到的启发。】

【我个人认为王安石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想起褒禅山才写的,而是因为想要借褒禅山表达他的思想,包括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给我这样的感受,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王安石微微点头。

如此其实并不奇怪。

就像是平日里跟人讲道理时举的事例,总要讲出点实际的来。

但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如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游玩时也是产生了类似的感受的,只是那时候的感受并没有那般深刻,故而才没想实时而作。

后来随着那样的想法日益加深,想起当时的感受,作文的灵感霎时传来,自然还是能写出一篇还算不错的文章。

【褒禅山在古代也叫华山,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华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华山在陕西,以前多被称为西岳或者是太华山。】

【这里第一段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褒禅山,说了华山名字的来历之类的,王安石的文章都有这个特点,他喜欢先铺垫一下。简单介绍之后,他提到了看到的一块石碑,就是咱们去旅游时到某个景点基本都能看到的那种石碑,那个石碑应该很旧了,“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他说勉强能看到上面的“花山”二字。】

王安石自己都没有注意这点。

他在写文作诗时,确实喜欢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致辞或者是先将前因后果给交代清楚。

这样应当没什么错。

【然后他说:“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认为这里的华山应该读一声,也就是花生的花同音,因为在以前的时候只有华字且读一声,后来有了花这个字,华才读了二声,所以王安石认为这里的华山应该读“花山”。】

众人有点看懵了。

他们抱着期待来看王安石讲变法的思想基础,他怎么给他们讲起字来了。

什么一声二声的?完全不懂。

可见这铺垫还是要有道理,不能什么都往里边塞吧?

还是说他那道理与这“花”字有关?

带着这样的疑问,众人接着往下看去。

【而我们现在的华山读四声,不要搞混了,不过古代的平上去入跟咱们现在的音调还不一样,不用理解那么细,这里大家大概知道什么意思就行了,这里主要还是为后面做铺垫的。】

果然是铺垫啊。

这“花”字能讲出什么不得了的道理来吗?

后世与他们如今的很多东西都不一样,这还挺叫人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