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么说的话,一开始众人还不是那么能接受。

根据幕中女子所言之意,这现实主义的诗人肯定也不止他们二人,而擅长某些体裁的肯定也不止他们二人,那怎么就他们两人备受瞩目呢?

但说到后面大家就都明白了。

就算很多文人对女子说他们无法达到那个高度他们是很不快的,但事实摆在眼前,根本无法反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居易自己就是推崇杜甫的,怎么说呢,杜甫的影响力那么大在很大程度上得感谢新乐府运动,但是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白居易推崇杜甫第一个是他喜欢,第二个是他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理论和实践支撑。】

【这第二个呢,杜甫在身前虽然有些名声,但是比李白、王维那还是比不上,经由白居易他们这么一宣传,地位瞬间拔高了,达到和李白同等的高度,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超越李白的,后来还被称为诗圣,在这种情况下,白居易想要再去超越那就难了。】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觉得他自己也没想和谁比过。

如今被比了,是输给杜甫,那也没什么所谓。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次他与微之被召回京,那定是要被重用的。

他们的用武之地到了。

【不过诗好可破,可问题就在于白居易的诗,谁也不能说比杜甫的好是吧?但你要说他的诗比杜甫的差了多少,那也不能,咱们顶多说个都好。】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笑笑。

“此女倒是会说的。”

文无第一,谁能说谁的文就最好呢。

幕中女子说得对啊,不过是各自心中有各自的想法罢了。

而他们写诗的,写的也不过是自己的想法。

能借此发挥点警醒之用已然很不错了。

这白居易是个能人,比他和李十二白想得明白些。

【公元811年,元和六年,白居易的母亲陈氏离世,他回家丁忧,这事情几乎可以说是影响了白居易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