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总想让人相信自己,想着想着自己便也信了。

幕中女子的出现就是在为他们讲解这些失败的事例,是在提醒她。

她不能如同他们那般,不能把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将来轻易地交给他人。

【白居易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秦中吟》十首就是这个时候的作品,这十首诗分别从婚姻、赋税、富家宅邸、朋友之道、贪恋官位、借立碑夸耀门第之风、宦官奢靡与百姓之苦对比、今人不懂古乐、执法高官的享乐生活和豪门一掷千金等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表达了白居易对当政者的不满,对百姓们的同情以及他自己的忧国之情。】

【如果不是细致地观察生活,他写不出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认识,他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在古代,或许“何不食肉糜”的人是少数,但真正能够突破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的想法的也是极少数。】

这话震动许多人。

没错,他们很多人也都清楚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可是他们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谁让他们家世不好呢?

“何不食肉糜”幕中女子讲过,众人也自认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可为何明知那么多人吃不上饭,施以援手的人却少之又少呢?

除此之外,让人思考更多的是幕中女子说的细致地观察生活以及深刻地认识社会。

一直以来,大家认为花间词描写细腻,因为写那些诗的诗人总能写出很详细的场景,只是他们将视线大多放在了闺房之乐上。

若他们走到外面去看看,估摸着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而他们的词也会走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以往他们会觉得白居易的诗太俗,如今却也读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来。

他写的不就是众人生活的这人世间吗?

大家的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俗。

【因为诗歌太多,我们就看其中一首《买花》吧,名字听起来比较浪漫,毕竟谁不爱花呢?】

【然而有时候恶魔都是带着天使的脸庞出现的,“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白居易的诗基本上都很好理解,到晚春了,长安城还是很热闹到处是车马,这么一看,唐朝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幕中女子总是时不时地放出一些场景,时刻牵动着李隆基的心。

其实,他如今的自信心大为受挫,就是因为幕中女子说长安先后六次被攻破,他越想越觉得这似乎是因他而起。

那事情现在没有发生,他就有些看不明白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固若金汤的长安城,这繁华的长安城,再破败能破败到哪儿去?

可即便他有再多的怀疑,这些他是总不能去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