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如今的辛弃疾已经知道了愁的真正含义,登上高楼不再为了写词而寻愁,而是因愁而作词。】

【前半阙不知道说什么而强行发愁,下半阙于愁而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满腔的愁绪都化成了最后的“欲说还休”,辛弃疾很无奈,无奈中随口道:“真是好一个秋!”而秋自古以来为人所悲,整首词言浅意深,令人动容。】

辛弃疾还不知道有人因为自己更加努力地在战斗。

他如今无事可做,却因为自己的词更加悲伤。

不能让自己这样一直闲着,他想,他得多做些事情,哪怕只是在这带湖种田养花。

至少别胡思乱想,想写无用之事。

只可惜,他找不到办法突破如今的困境。

【然而这样的愁还算不得愁,虽然我们常说成年人的崩溃总是在一瞬之间,但是一瞬间的崩溃是来自于前面许多事情的堆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辛弃疾又病了一场,病后辛弃疾才惊觉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可以鲜衣怒马的少年,他年纪不轻了。】

辛弃疾更怔,说得没有错。

他已经不年轻了。

并非女子所说的那样,其实辛弃疾现在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如今的精力不如从前。

他要老了,会时常得病,会离开人世。

可他却还是见不到收复山河的那一天。

第129章

辛弃疾

【大约在公元1185年,淳熙十二年的时候,辛弃疾曾经和陈亮同游带湖,我们之前说了,两人都是坚定的北伐派,所以两人的相处应该还算不错,但是同仇敌忾的两个人在一起,那肯定会义愤填膺地讨论北伐之事,只是纵有再多豪情没有报国之路,两人只能是更加惆怅更加惺惺相惜。】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不禁心伤,人果然还是自私的多。

不然为何有他们这些想要收回故土的人却还是所求无门。

那些人为何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乡被他人统治而偏安于此?

难道他们已经忘了北方的土地北方的人民了吗?

他突然想与陈亮见面,此时能理解自己心情的人恐怕不多。

也不知幕中女子这些解说能不能改变那些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