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也有点动容了。

从李白出蜀到现在,李白几乎每一首诗都在表达自己对仕途的向往或失望。

再一联想李白前段时间在宫里写的诗,他在很努力地让自己高兴,虽然他看似不羁,却很重视机会。

“俶儿,李白这事交与你来办。”

李俶顿了一下,似是没有明白他的意思,等李隆基看过来他才老实道:“是,皇爷爷放心,孙儿一定办妥。”

李隆基这样做,既是为了让李白能更自在些,也是为了考验李俶,若是他能用好李白,那在用人方面也不会让自己操心了。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当年颇似寻常人。”这一段是写的姜子牙大器晚成的故事,我们之前讲到过的。】

说起姜尚,李白仍旧颇多感慨。

谁能想到一个七十岁的老者的精彩一生才刚刚开始呢?

跟他们想比,自己的那些愁绪都少了不少。

自己还算年轻吧,不过四十多岁而已。

能碰到的机缘还有很多,这巨幕不就是其中一个吗?

只这样想着,李白心中就微微激动起来。

【“君不见……何况壮士当群雄!”这一段是写的高阳酒徒郦食其的故事。】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说起郦食其,韩信脸色大变。

当初郦食其游说齐国,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便说得田广退兵,若不是自己偷袭齐国,郦食其便不会被害。

对于这事情,陛下肯定是心存芥蒂的。

以往韩信觉得自己功大于过,那么多的功劳足以将此事的过错抵消,可如今看来,陛下想要害自己,说不定也与这事情有关。

有了这个想法,再想起那一桩桩一件件,韩信才发现自己怕是早就让陛下不喜了。

若非自己能帮陛下打天下,或许自己都活不到今天。

【他说,“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君不见,高阳酒徒郦食其起于草莽。郦食其在跟刘邦以前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穷书生。“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他见了刘邦只是做长揖而不跪拜,他的雄辩之才让一向傲慢的刘邦脚都不洗飞也似的来接见他。】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他特别厉害,凭着一张巧嘴不费一兵一卒就说得齐王舍弃七十二城池来投降,指挥楚汉之战也像是对待那旋的蓬草玩弄于鼓掌,“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像他这样落魄的狂客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力当群雄的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