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还真是没错,做人为何要那般辛苦。

糊胡涂涂地过一生,谁又能说不好呢?

若让他去过杜二甫的一生,他宁愿胡涂。

【“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台州那地方临海每日每夜都是风浪,“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郑公你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这几句杜甫叹息郑虔无归期。】

【说起这个郑虔他被贬的原因依旧和安史之乱有关,我们之前说过安禄山占领长安后抓了一批官员,还给他们授予官职,其中就有郑虔,于是收复长安后这批人自然就要被清算。】

【本来他们这些人按律都是要被处死的,但因为崔圆的相救活了下来,而王维因为有个像苏辙一样的好弟弟愿意为他恕罪,所以只是降级,后来官还越做越大。】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辋川。

王维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但他没想到圣上竟如此轻易地就放过了他,还让他升官。

好弟弟,当是夏卿吧?

那崔圆又是为何要救他们呢?

总不能是因为他们的文采?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忍不住笑了一下。

自从讲起杜甫,他的脸色就没怎么缓和过。

说起子由,方才好些。

这些年子由确实帮了他不少的忙,若不是子由,只怕他都活不到今日。

【“昔如水上鸥,今如罝中兔。”ju中兔,就是笼子里的兔子的意思。以前像海鸥一样自由自在的,“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如今却像这笼中之兔失去了自由,性命都在他人手中,真是让人悲哀。】

【这里的他人,三月以为应该不是指帝王,因为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指的是帝王的话,那就基本没有“水上鸥”的时候,这里应该是指的那些想要将他们贬官的人,后文中也有体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不过略一提,李隆基就明白了。

不是指的帝王,那就是指的蛊惑帝王的那些人。

这话似乎不是很妥当,这郑虔等人本就该死,现如今只是贬谪已经很不错了。

李隆基已经很冷静了,他不能再随便评判幕中女子所言真假,她真像是神仙似的,似乎什么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