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时还年轻,如今却是不算年轻了。

【三月认为,杜甫当然也想靠着科举考上进士做官,但是他显然也很清楚,这条路不容易,所以才有了第二次的漫游。】

【不过杜甫的漫游也不完全是漫无目的,首先他亲戚挺多的,就这个表弟那个表弟的,去了还能包吃住,第二点,他的漫游路线跟李白的漫游路线其实挺重合的,他和李白的几次见面就是在漫游路上,他们还遇到了高适。】

【而且那个时候像孟浩然也是在漫游路上认识的李白、王昌龄等人,还有为什么你的作品里有黄鹤楼,我的作品里也有黄鹤楼,结合他们的猜测,那就不难猜到其中缘由了。】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漫游之路那是肯定增长了他们的见闻的,这就是大部分唐朝文人的真实写照。】

这么一说,王昌龄方平复的悲伤情绪又涌现上来。

几年前,他去寻孟浩然,两人过于开心,痛快畅饮。

结果却因饮食不当,致使孟浩然殒命,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若说起悲情,孟浩然是不该不提的。

【第二次齐赵漫游恰逢杜甫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杜甫考试失败就去了兖州。】

【接下来的那几年,他“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这句诗,一看就是几个年轻人凑到一起,自由欢快的一段时光。】

【在这里他写下了豪迈遒劲的《房兵曹胡马诗》,写下了同样包含豪情壮志的《画鹰》,还登上泰山之巅写下了气势雄浑的《望岳》。】

杜甫当然记得自己的这些诗。

父亲去世前,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烦恼,感觉自己可以抛下一切像雄鹰、骏马一样追逐。

可父亲离去后,杜甫仿佛一夜之间只剩下了自己一人。

不过现如今家中有了妻子,同样也有了责任。

为国为家都是他要做的事情。

【杜甫很喜欢马,但奇怪的是相对于那种膘肥体壮的骏马,他更喜欢瘦马。】

【他在《房兵曹胡马诗》中写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后来杜甫到成都,他还曾写过一篇《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个曹霸是个画家,是曹操的后代,但是也算得上是个悲情人物了。】

马不在肉多。

看马自然要看其精神气质,是谁说瘦马不如胖马?

成都?

没想到自己还入了蜀。

杜甫知道曹霸,听闻其画作出神入化,只是未曾得见。

日后能见,是他之幸。

【曹霸这个人文武双全,但是他的父亲害怕他重蹈覆辙,担心他像曹丕一样为了称帝不念及兄弟之情,经常在他跟前念叨《七步诗》,然后他就放弃了走仕途。】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莫名其妙被提及的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