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冰山原则,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由冰山之下潜于水中我们平时看不到的潜意识主导,而超我则由冰山之上的意识主导,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由前意识主导的就是自我。】

朱熹正和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忽见巨幕,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可是近来女子讲的东西中他们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他们不懂,学子们就更不懂了,只能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一开始他们也以为这弗洛伊德心理学是以理为中心的理学,然而后来才发现理当于心连读,是讲心理讲精神,与他们所了解的又不同了。

还有这些什么本我、自我什么意识,仿佛带着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

王阳明任兵部武选司主事。

巨幕来了,他也停了手中事情看巨幕。

“心理学?”

王阳明一直读朱子理论,却总觉得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些奇怪的地方,但又说不上来。

这时他仿佛突然顿悟,难道是心?

正要有什么想法的时候,女子说话又打断了他。

【我们还是以陶渊明为例,首先本我注重享乐,注重对欲望的追求,而陶渊明的本我是什么呢,只留下动物本能就更好理解了,比如他回家躺平,他沉迷饮酒不问庄稼不问世事,只让自己的身体精神得到愉悦。】

【而自我就是他还是活在现实之中的,即便他不想去想,但他不得不想,根本没钱喝酒要工作,工作了有钱了,可以喝酒了可以享受一下了。自我他其实有点类似于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反复横跳的感觉。】

【最后是超我,超我是一种站在高处的超凡脱俗的层次,就是抛开了自我,比如陶渊明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动荡,就需要人才,而他抛开自己的欲望一心为了匡扶晋朝或者一心让整个社会安定,且不论他能不能完成,只要他去做了,就算是达到了超我这个层次。】

晋朝。

陶渊明手中酒杯落到地上,撒出来的酒将院中的泥地洇湿了一片。

原来他自诩清高,也不过是难超世俗的平凡人罢了。

无数的文人士大夫红了脸。

他们都是没办法脱离世俗,没办法抛开自我,没办法将事情做到最好的。

1042年,庆历二年。

欧阳修心中也微微震撼。

若是他们都能抛开心中的欲望,那他们改革之事将会顺利很多。

然,这世间又有几人能达到这超我。

不过是与桃花源一般,美好的念想罢了。

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回想起过去,若自己抛去自我……

他完全不敢想象,自己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