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女子话音刚落,乐声便响了起来,这次她没再坐在椅子上,而是站起身来走到了书桌的前面。

如此,女子距离众人仿佛更近了些。

虽然女子长相可人,穿着打扮也显得精致贵气,就是这姿态太过随意,甚至有点像寻常男子。

这令许多从小受遵守礼教的许多贵族心生嫌弃。

但是此女才华出众,众人不得不服,又不知其来历,故而哪怕心中不喜也不敢说什么。

【曰:遂古之初,……】

一开始,女子的语气还比较平缓,可她诵着诵着却慢慢激动起来,语速变得更快,像是十分气愤。

“此女为何癫狂?”有人疑惑不解。

“休要胡言,当心祸从口出。”

不管此女是后世仙女还是后世妖女,越是身负权柄之人就更是敬畏她。

有人却也仿佛懂得三月,试探性地说道:“必是思及屈左徒之郁郁而终也。”

然而楚殿中的众人看着站在他们面前的屈左徒,并不是很能理解女子的这番激动之情,反倒是那些不解其中意思的乡野村民听到女子的朗诵也跟着女子心潮澎湃起来。

他们虽不懂此诗具体含义,可他们明白他们从未见过的屈左徒在为整个楚国而奋斗,他们也理解屈左徒被奸人所陷的那种痛苦。

他们在心中纷纷祈祷巫神庇佑。

愿楚国再没有奸臣贼子!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待女子话音落下,众人方才知道她刚才为何定要站立朗诵,如非如此,那定是没有这个气势的。

这首诗里面真的问了好多好多的问题,有些脑子转得慢的人甚至完全跟不上思路。

郢都某院内。

一中年男子看了眼自己傻愣愣坐在门坎上的幼子,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难怪吾儿课业如此不堪,平日里从未见他提过疑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能提出这许多疑问,屈左徒非常人能及也。”

【有点累,容我喝口水。】

乐声仍在继续,巨幕中先时还激昂的乐声现在已经慢慢地缓了下去。

观看巨幕的众人也都静下心来,开始回味刚才的那首诗。

就连屈原也是怔怔,这些疑问确实是自己闲来无事时所考虑过的没有错,可用这女子的语气念出来,他竟也仿佛变成了那个看到过楚国衰败的自己,心里跟着惆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