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而在宋知非这儿却鲜活的跃出屏幕。

宋知非仿佛薄幸从来没开过免提一般。

她对着空气,用甜甜的语气大声说了句,“沈笙姐姐好,我是您粉丝,我叫宋知非。”

“唉?是小知非啊。”沈笙愉快的开始和她捞起了家常。

沈笙是极有分寸的那种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就能感觉到对方的文化底蕴,明明只是隔着电话聊天,但宋知非就是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这种奇异的感觉,应该叫做一脉相承。

三十六年前,十一岁的沈笙拜入谢渊门下,终日伴随先生左右,由谢老教导。

时光流淌二十年,七岁的宋知非对谢老行弟子礼入门。

旧的门生已然自立门户,新的学生在孜孜不倦的背书。

学术跟思想一代又一代的被传承下来,连带着谢老的卓绝风骨,被刻入血液里,终生流淌。

纵观沈笙这一生落起,幼年父母双亡托孤谢老、少年苦练昆曲后台七年、摘冠视后受万人观瞻。

为了梦想断绝过师恩,嫁给了爱情,见过死别,体会过生离,世上多数事情于沈笙都是浮尘。

沈笙一辈子就亏欠过两个人,一个是谢老,另一个是昆曲大家,后者原谅了她,前者负气多年未见。

而今谢老把宋知非托付给她,那沈笙就自然而然的把宋知非捧在掌心。

宋知非于沈笙不只是师妹跟儿媳妇,宋知非代替沈笙的存在,陪伴了谢老许多年,是谢老的心头血,那也就是沈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