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思眠在听到苍溪县收成不符后愣了一下:“敢问圣上,苍溪县的收成,有多少不符?”

皇上:“怎么?想依军令状该赔钱赔钱、该赔命赔命?”还不等叶思眠再说,他又笑一下比比手,“也就,比预算的多了一点点而已。”

于是叶思眠也笑了,说:“贸然行事,就算有所把握也是漠视朝廷,所以臣应该会受到惩罚,但是事急从权,臣的所作所为既然有了好的结果,圣上又应该不会重罚。所以,臣觉得圣上应该会比臣得到答案之前的假想少罚‘一点点’。”

皇上看叶思眠学他比了个手势,点头,轻描淡写:“也就是革个职、罚个俸禄罢了,小事。”

闻此,叶思眠一下跪了:“还请陛下三思。”

旁边的太监看叶思眠刚才还跟皇上一样一脸闲适,转眼就被震到跪地一脸严肃,就朝上看几眼,见皇上确实像之前谈到这事时候的样子,没什么认真的神情,就拉人起来说:“圣上开个玩笑,大人何必认真~”

皇上在叶思眠被拉起来后才说:“是啊。革个苍溪县知县的职了,去其他地方再继续做啊。我看苍溪县现在在陈大人的照料下也过得挺好,你这么擅长‘擅自专权’,不如去其他需要你的地方去继续做点什么?”

“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臣更不能离开苍溪县。”叶思眠被拉后解释,“对于臣来说,在苍溪县进行农耕革治只是第一步,而不是最后的目标,如今仅仅是实现了这个阶段,臣不能走,臣走了,苍溪县以后也只会是这样,甚至是还会倒退回去。”

皇上抬手,一脸愿闻其详。

“臣初至苍溪时,县内秩序混乱,沿街时有争斗,而且县衙之内冷清,百姓们有事不爱往衙门跑,因为觉得过去了就会被贪官进行剥削,或者被昏官庸官污蔑之后当作功绩报上,而县衙内的衙役们也常常躲起来偷闲,因为县内人们都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并不需要做出什么。臣对此感到疑惑,也不知如何去办,所以,臣就这么一天天地翻查着以往的卷宗,又或者其他资料。

臣发现,过往官吏或有庸碌之辈,在职期间浑浑噩噩就混到其他地方了,或有贪赃枉法之辈,收了谁家银子办事然后又被谁给查了,或有好大喜功之辈,遇事总爱闹大三分,路上撞一下都能判成当街斗殴,或有正直清廉之辈,勤勤恳恳却在做到一半后出现各种意外,不是被调走就是被贬谪……”

叶思眠谈了一下当初看到的东西,说:“臣发现,苍溪县一直就那么着其实是有缘由的。”

第62章 章十五

“有人希望苍溪县维持现状, 并且愿意为此付出。所以, 苍溪县就一直如此。”

大约讲一下这是人为导致的状况,然后叶思眠开始解释:“臣刚才谈及初至苍溪县时百姓不愿前往县衙, 而县衙内的衙役也是因此时常偷闲,这表示, 在臣刚到苍溪县的时候, 苍溪县的县衙形同虚设——没有人过来报案, 也没有人从县衙里主动走出去找事做, 于是衙门就仅仅成了坐落在某个地方的建筑而已,并不会对谁造成什么影响,也不会对谁做出什么裁决。”

皇上点头,一个无人问津又不自出的县衙, 只是个空吃朝廷俸禄的东西罢了, 更勿论报效社稷。

叶思眠继续:“形同虚设则不得人心, 不得人心,县衙中的各种命令、裁决就难以被人认可和执行。于是, 一个管理一县的县衙,能叫得动的也就是些真正吃朝廷俸禄的衙役, 这还得这些衙役里没有阳奉阴违的人, 没有偷懒耍滑的人, 没有畏首畏尾不敢办事的人。算一算, 真正能用的人就基本没几个了, 而能用的人里, 真正能叫去做些苦事、累事、甚至危险的事情的, 则就更没有人:

就算真有人勇于献身,臣也不能让仅有的几个脱了官服就是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的衙役去做所有的事吧?而且仅有的那么几个人,也不足以用来执行所有命令。

所以,臣刚到苍溪县的时候,面临的就是这种无人可用的处境。而在臣之前的历任官员里,若论及想要有一番抱负的官员,大约也是同等状况。”

说完之前客观存在的事实,叶思眠分析和说明重点:“这种环境对朝廷而言,绝对是不好,对所管辖区域的百姓而言,则是看具体情况,但对地方乡绅来说,却是好得不能再好。

上头无人管辖,则地方乡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所欲为,而为了维持这种‘自由’,他们也一定会想尽办法保持现状:给贪官送礼,让庸官混日子,塞钱把跟他们对着干的能官调走。

如此,他们才能按照惯例的一条龙行径去谋取暴利:高利率借钱给遇到意外的普通百姓,在收不回钱财后拿走田地或房屋,给走投无路的人推荐打手、奴仆乃至娼妓等行业,为自己的家业获取奴隶,并且由此更加势大财多——若是其中还得上钱或者一些人有手艺去做了匠人,那也无妨,左右他们不会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