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心中冷笑,尽管如此,他还真的得如了康熙的心意,毕竟,他同样也恨!恨康熙,恨自家那些兄弟,一个个野心勃勃,阴险狡诈。他巴不得做个搅屎棍,让他们不痛快呢!

因此复立之后,原本颇有气度的胤礽如今简直像是变成了一个人一样,虽说不像是疯狗一般,却也变得阴森了许多。

别看胤礽之前被拘禁的时候受过胤禛不少照顾,但是,这并没有让胤礽对胤禛如何另眼相看。胤礽本来就不是什么多心胸宽广的人,何况,他如今也有些偏执,在他看来,要是自己没这么多兄弟,反而会更好,起码康熙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何况,胤禛本身心思也不纯,外面人都觉得胤禛如何能干,如何忠诚孝顺,在他看来,胤禛就是个滑头。当初说是跟着胤礽,实际上,那些有可能被胤礽抓住把柄的事情,胤禛半点都没干,简直可以说是滑不留手。所以,胤禛自个心里头肯定也是有些心思的,就算是没坑胤礽,但是跟他也不是真的一条心。

胤礽对那些兄弟,还有许多朝臣,简直是无差别地攻击,顿时让朝堂上许多人都觉得头疼了起来。要是胤礽真的是个蠢货,那么,他们反而没什么好说的,问题是,胤礽虽说算不得绝顶的聪明人,但是,他几乎自呱呱坠地以来,就在康熙身边耳濡目染,康熙也算得上是一代雄主,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玩弄权术,在历代帝王里头,总是排的上号的,除了康熙之外,接触的那些老师臣子,也都不是什么草包人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寻常的中人之姿,也能拿得出手了,何况,胤礽本身天资并不算差。

因此,当胤礽一心想要挑刺,想要跟人作对的时候,就变得异常难缠起来,你这边才说了一句话,他立马就能揪到你的错处。他记忆力也非常好,朝中重臣是个什么情况,他其实心知肚明。虽说不像是胤禩一样,抓住了泰半大臣的把柄,而胤礽虽说没有确切的把柄,但是,清廷统治中原,靠的其实不仅仅是杀戮,说白了,那也是跟士人共天下了。当年江南几次屠杀,针对的可不是上层的士人,而是底层的百姓和反抗者,满人可以圈地,那些地主豪强同样可以圈地,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地主豪强士人得了好处,那么,自然不会再折腾了。甚至到了最后,许多汉人官僚,对于清廷的忠心比满人还高,像是底层的旗人,到了后期其实享受到的福利已经很少了,到了最后,连原本的例钱都没了,与普通平民并无区别。而汉人这些官僚呢,却是明白,真要是改朝换代了,他们可未必能够如同这个时候一般肆意妄为了。

可以说,论起节操,清廷的官僚是最少的,也别怪到了后期,大家卖国卖得都很习惯,因为原本就是靠着这个维系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只要中上层得了实惠,底层那些百姓,算什么呢!至于什么官逼民反之类的,呵呵,他们能剃发易服一次,将来就还能再来一次。

汉人官僚尚且如此,满人官僚其实也差不多,他们或许一开始的时候做事还比较粗糙,但是从来学坏容易学好难,再有几个幕僚在旁边指点,他们的顾忌比汉人更少一些,汉人那边起码得担心,自个做了这么多事情,将来有个万一,就是现成的罪名,而满人呢,开国以来,就算是鳌拜这样的,最终也不过就是圈禁终身而已,那等本身手中掌握极大权力的满人,他们就算是获罪,也不会真的累及家人。

在索额图死之前,胤礽其实对这些事情不上心,但是从索额图被康熙活活饿死之后,没了从中经手的人,许多人,许多事就得胤礽自个去上心,因此,胤礽其实知道的事情不少,只不过之前他被废得突然,许多事情就算是知道,那也没什么用处,如今他废而后立,虽说之前根基被毁,如今如同风中浮萍一般,可是,终究还有大义在手,康熙年纪又真的是大了,总有人愿意赌一把,因此,胤礽很快又有了一批可用的人手,如今对现在的朝堂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他破罐破摔起来,那这杀伤力真的是叫人叫苦不迭。

朝堂上如今简直如同一滩浑水一般,胤礽很好地充当了一把利刃,他这边的人先充当马前卒,在朝堂上攻讦弹劾,康熙呢,也是顺水推舟,胤禩的党羽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胤禩气得要命,偏偏他被禁足,许多事情只能通过老九老十去做,老十是个憨憨,老九呢,阴狠有之,但是圆融之处就差了许多,这会儿已经被逼得节节败退,胤禟的一些产业也受到了打击。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康熙对太子如何看重,知情者却是明白,这差不多就是太子最后的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