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成婚才没多久,这个时候也没必要纠缠子嗣的事情,富察氏也就是一时有些惶恐,之后也就知道自己还没到该着急的时候,她侍奉讷尔苏一如既往地谦卑用心,将平郡王府的内务往来打理地井井有条,很快就确定了自己在内宅的地位。至于那位婆母,因为是继室,原本在讷尔苏那边就没什么底气,自然也不能在富察氏这里摆婆婆的架子,何况,讷尔德的婚事,还需要富察氏帮着转圜,比如瓜尔佳氏的圈子,还是富察氏的人脉更广一些。

讷尔苏这边勉强算得上的岁月静好,不管外面如何风起云涌,压根影响不了他的节奏。他虽说没有离开京城,但是这些年,大清却是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起码底层小民的日子好过了许多,而一些民智开放的地方,许多人已经开始主动想办法学习各种格物的知识。康熙虽说将自己能够接触到的西学严格封锁在皇宫大内,但是,又不是只有皇家才会跟西洋有什么往来,真要说起来,沿海那边地方从宋朝的时候开始,海贸就非常昌盛,期间虽说一度禁海,但是,私底下走私之事已经络绎不绝。前明的时候,如徐光启等人就算是学习西学的精英,如今在知道了西学的作用之后,民间私底下已经有人开始想办法研究起来了。以汉人的人口基数,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自然能够发展起来,起码如今,就有一些开明的士人开始尝试着搞一些科学研究了。

京城这边,旗人中的精英却还沉浸在争权夺利里头,横竖这些年因为番薯的普及,即便是出现什么灾荒,民间也总算还稳当,比起前些年三五不时就听说有人造反,如今可就太平多了。因此,朝廷上层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储位之争上头,根本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变化。

第96章

原本这些事情是瞒不过曹寅的, 问题是,曹寅如今也是焦头烂额,他原本应该是康熙的心腹, 只对康熙负责, 结果一个不慎, 先是被胤礽抓住了把柄, 不得不对胤礽妥协, 流水的银子被胤礽要挟勒索了过去。

原本因为几次接驾的事情,曹寅欠下来的亏空, 其实这些年已经还得差不多了,康熙对自己这个奶兄弟是真的没话说,江南织造本来就够挣钱了, 曹寅还干过几年盐政,等于是奉旨还债, 这些年江南那边因为纺织业的兴起非常富裕,要是再还不完,康熙就要怀疑曹寅的用心了。

当然,曹家在里面捞了不少油水也是真的,要不然, 以曹家原本的家底,哪有如今那样的生活。

但问题是,到了胤礽这边, 胤礽的胃口可是很大的, 一开始试探的时候,就是几十万两,曹家咬咬牙,勉强还能拿出来, 但是接下来,胤礽一开口就是上百万两银子,曹家就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了。也就是曹家手眼通天,跟户部一块捂着盖子,如今国库里头钱也多,曹家琢磨着自家慢慢还,总能将账目填平了。结果,胤禩虽说没管着户部,但是户部那边真要有什么事情,胤禩很容易就能听见风声,因此,曹家又被胤禩抓住了把柄。

曹寅如今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他当年之所以没有跟康熙坦白,无非就是疏不间亲,胤礽再多不是,也是康熙的亲儿子,何况那时候,康熙还没下定决心对太子下手,这事真要是爆出来,倒霉的还是曹寅。但是,如今这事变成了慢刀子割肉,曹寅自然有些难办。

曹寅的日子不好过,自然江南那边,许多原本应该关注的事情如今也疏忽了。他女儿倒是嫁给了现任裕亲王,结果这一位也站在了胤禩身后,曹寅的立场不可避免偏移了。

也亏得康熙不知道自己这个心腹居然投靠了胤禩,要不然的话,康熙头一个就要对曹寅下手。

江南那边暗潮涌动,京城这边,康熙终于出了大招,又是梦见了元后赫舍里氏,然后又梦见太皇太后。天知道,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康熙亲政之后,就对她暗怀戒备,也亏得孝庄太后当年吸取了儿子的教训,自个年纪也大了,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康熙亲政之后,就适时放了手,要不然,只怕祖孙之间还要闹上几场。说不定回头就有某个直接在深宫暴毙了。

总之,康熙在朝堂上摆出了几次悔意之后,终于有体察圣意的人跳了出来,表示胤礽都是被人陷害的,所以,应当复立太子。胤禛稍微慢了一步,不过很快也跟进。当然,胤禛的意思就是,一切惟圣命是从。

有了个台阶,康熙就将胤礽从咸安宫放了出来,重新立为太子,只将胤禩他们气得不轻。

而胤礽呢,被拘禁了这几年,在咸安宫中也不是整日里醉生梦死的,他身上的傲气几乎被康熙打折,心里头却变得清明了起来。他当然有罪,罪过就在自己是太子,是储君,想要坐那个位置。这一次再次册封,他其实已经是个笑话,除非康熙在这期间就死了,否则的话,他就是个为王前驱,用来给康熙做挡箭牌,挡住自家那些野心勃勃兄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