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意识到出现了变故之后,一些本来就有些其他心思的人顿时就待不住了,别的不说,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的武器补给,还少了那么多人,这个责任肯定是需要有人背的,问题是,留下来的人都不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背这个黑锅,顿时,一些人就起了心思。

等到大军压境的时候,远东这边的驻军跑掉了不少,留下来的,一个个也有些放飞自我,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搞了出来。

人数不够,武器不足,士气也不怎么样,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口都没站在鄂罗斯那边,因此,甚至没有付出多少牺牲,不过是用北戎武装起来人的重骑兵发动了两次冲锋,顿时,在远东这边流放者口中极为凶残恶劣的军队就直接崩溃了。

捷报传到京城的时候,圣上简直是喜形于色,而顾衡听到消息,却明白,新一轮的战争很快就会开启。毕竟,哪怕鄂罗斯那边还没发现远东的价值所在,但是,他们对土地的贪婪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放弃这一大片广袤的土地。

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圣上。

圣上如今愈发刚愎,作为帝王,圣上登基这些年来,就算不是一致风调雨顺,但是整体情况都还算是不错。圣上一开始不过是觉得自己可以做个仁君,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他已经觉得自己堪比秦皇汉武了!

圣上也没品尝过失败的滋味,所以,或许朝堂上那些人还有所犹豫,但是圣上却是乾纲独断,将事情定了下来。也就是说,不管鄂罗斯那边是个什么想头,总之就是他们要是敢叽叽歪歪,那就打!

而朝堂上那些勋贵武将,一个个也蠢蠢欲动起来。打仗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功勋。原本像是以贾家为代表的勋贵都觉得以后都要没有机会了,如今才发现,天下居然那么大,一统中原不过就是个开始,大家完全可以将胆子放大一点,步子跨大一点,起码接下来几十年,武将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以贾代善的心性,都对自家的决策有些懊恼,可见那些勋贵的心思了。原本一帮已经沦为纨绔的勋贵子弟很快就被家里的长辈催逼着操练起来,就等着回头想办法送到前线捞点功劳,回头不管是继续从军,还是直接补个武官的缺,都是一条捷径。甚至那等本来就很有天分的,已经打定了主意,在武勋上头一条道走到黑了。

文官们对此一方面有些忌惮,觉得武将好不容易消停了不过一二十年,如今又有了抬头的趋势,另一方面,却也是极为热切,就算是新打下来的地方是穷乡僻壤,但是那么广袤的一块土地,能安排多少官员呢?稍微多想那么一会儿,许多官员都觉得兴奋得要睡不着觉。

顾衡对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并不打算在其中掺和什么,术业有专攻,顾衡不觉得自己会打仗,而且其他地方再好,顾衡也觉得还是自家比较好。尤其,这个时候陆惜怀孕了,顾衡两辈子头一次做爸爸,整个人已经提前进入了傻爸爸模式,也就顾不得其他事情!顾衡能够保持淡定,太子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第67章

太子担心的自然不是自家老爹已经能算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候选人, 自个将来做了皇帝也得生活在父皇的阴影下。他的压力来源于其他的皇子。

英郡王之前虽说没有上战场,但是战事推进顺利,哪怕是后方管后勤的, 如贾赦都能分到不少功劳,何况是英郡王一直就在边城那边!圣上如今对下面的人也大方, 因此,已经准备晋封英郡王为英亲王了!

如今,一帮皇子年龄也大了,排行靠前的几个已经封了郡王开了府,英郡王开了一个好头之后, 其他几个郡王顿时也眼热起来。对于皇子来说, 亲爹当皇帝跟兄弟当皇帝,那绝对是不一样的。亲爹当皇帝,对下面的儿女, 或多或少, 都会留一些余地, 有好事也会惦记着自己儿子,当然, 那等在皇子之中没什么存在感, 不那么受宠的那就另说。但饶是如此,即便是不受宠的皇子,若是出了什么岔子, 犯了什么错,除非是谋逆做饭,否则做亲爹的,也不会真的下什么狠手。

但是,兄弟当皇帝, 那就不同了,人家自己有儿子,好处给自家儿子还来不及呢,哪里有多少心思留给自家兄弟。就算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到了那个时候,也是比不上自个亲儿子的。何况,对父亲,有的时候你可以稍微放肆一点,但是对于做了皇帝的兄弟,你就得斟酌一些了。毕竟,你很难搞清楚对方的底线,说不定一句话说得不对,自个就要倒霉。

因此,一帮皇子并不指望等着新君登基,给自己加恩什么的,想要爵位上去,最好还是指望自家老爹,新君登基之后,就算是加恩,也只会选择那等对自己没什么威胁的。尤其,如今大事都让自家父皇做了,轮到太子登基的时候,难免要面临威望不足的问题,到那个时候,对方多半要想办法压制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