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远东这边,北戎人反水,直接将与他们联系的那些鄂罗斯军官还有军队杀得干干净净的消息,传递到冬宫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事情了。

而这个时候,中原这边已经磨刀霍霍,准备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就直接率兵北上。然后,更让人疯狂的事情发生了。

中原这边,就算是也有所谓的渔汛,但是主要是集中在海上。而中原本来就不是一个依赖于海洋渔业的国家,所以,对此其实并没有多少认知。北海那边不一样,事实上,原本生活在东北还有远东的一些民族,他们的生存就是依赖于许多海洋鱼类的洄游,比如说大马哈鱼,只是鱼类洄游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若是在这段时间不能积累足够的食物,他们就得忍饥挨饿。因此,在气候变迁之后,这些民族要么就是转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要么就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灭绝了。

中原这边对北方的情况向来了解很少,或许,很久之前,在那个黄河地区都跑着大象的年代,先民们曾经也拉着渔网,在鱼类洄游的季节获取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但是,当先民们的脚步因为气候的变迁不断南下之后,这段记忆或者说是传承就这样消失在了漫长的时间之中。

为了淘金沿着河道北上的军队就看到了极为壮观的那一幕,无数肥壮的鱼儿逆流而上,几乎是拿着头盔就能在河道里面捞起来。老实说,别看大家都自诩自己生活在□□上国,在北戎人眼里,大家也都觉得中原是真的富庶繁荣。但是真要论起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中原还真是排不上号。那等真正物资非常丰富,躺着不动都能吃到撑的地方,其实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的文明的。文明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着苦难的刺激。若是中原一直太太平平,随随便便就能衣食无忧,那么,上古先民哪里还有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动力呢?

这个时候,大家想不到那么多,一群人看着北戎的眼神都不可思议,有着这样的好地方,你们居然混到年年闹饥荒,不得不南下打草谷的地步,这不是开玩笑嘛!

北戎人神情也不好看,他们是真不知道往北居然还有这样的好地方,早知道如此,他们早就顺着河道找过来了好吧!有这样一条每年起码能够给他们的部族提供小半年食物的河流,北戎人甚至觉得,他们具备在北方立国的资本,何必要苦哈哈地逐水草放牧呢?

不管怎么说,光是看到这条河,大家就觉得这一趟算是值了,就算是河里没有金沙,但是,这么多的鱼,而且应该是年年都会有的鱼,这才是细水长流的买卖,凭着这条河,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小钱钱上门。

一帮将领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家族或者是自家所属的势力从中捞到更大的好处了!

就像是大航海时代,美洲大量黄金白银的发现,让一大堆的人冒着丧命的危险横渡大西洋一样,有着足够的利益,谁也不会忌惮冒险。比起海上的风险,起码北海还在陆地上呢!至于寒冷怕什么,你觉得冷,鄂罗斯人难道就不冷了?何况,如今中原这边御寒的措施愈发多样化起来,随着有人发明出了能够织出更加细密料子的织布机,羽绒制品也应运而出。只要料子足够好,羽绒处理得也干净,那么,穿绒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

更何况,真要是到了冬天,鄂罗斯人本来也是不会出来打仗的。他们就算是更耐寒,但是在那种呵气成冰的地方,再耐寒,大家都得裹得跟棕熊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力量还是灵活性都很难得到发挥,在这种环境下作战,就算是在近现代都是个难题,何况是现在。

因此,等到冬宫那边得到消息,并且开始做出反应的时候,远东这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远东这边的驻军本来数量就不算多,因为鄂罗斯没有足够的财力为这里的驻军提供足够的补给。之前他们又跟北戎翻了脸,没了北戎人提供一定数量的补给,这些留在军营里头的驻军这个冬天就非常难熬了。

尤其,北戎那边一直得不到消息,北戎人下手果断得很,一个活口都没留下,因此,留下来的人就算是知道这其中肯定是出了什么变故,但是却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偏偏这边不少的补给被带到了北戎,原本他们应该能够用这些武器弹药之类的东西换得大量的牛羊奶酪还有烈酒,结果他们一去不回,自然什么也没送回来。

在远东这边驻守的家伙能有多少军纪可言,大家愿意来这里,无非就是这里能拿更多的补贴,另外就是,这里算得上是天高皇帝远,就算是有些事情做得比较出格,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