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喜宝没吃到龙锦,倒是听秀贵人讲了不少关于龙锦的典故,这些典故便是连弘历听着也是津津有味的很,之后,高氏许是看秀贵人风头太盛,提议以御花园的景做诗,喜宝对这个不感兴趣,却也不好扫兴,这几年她被弘历逼着看了不少诗本,老话怎么说来着,读书破万卷,不会写来也会绉。

倒是没在几位小秀女跟前太丢人,不过,也只是不垫底而已,四名秀女都是满人出身,文采方面自是不若汉家女子,倒是秀贵人几首诗做的极好,连喜宝这个半吊子也听得出那诗做的很好,比着后宫第一才女的高氏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弘历很是夸赞了一番。

只是,秀贵人每做完一首诗,总习惯性地看她,这让喜宝很是不解,难道是想让自己夸奖?便也真诚地附和着弘历赞了几句。

晚膳时,弘历一边给她剔鱼骨刺,一边念叨说:看看人秀贵人,多知道上进啊,这两年进步多大啊,你看看你,爷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思,你倒好,仍是七窍只通了六窍!

喜宝鼓着腮,反驳道:我也不差,比那几位秀女妹妹可是水平高多了!

弘历戳着她的腮帮子:你还好意思说,你怎么不说你比珹儿做诗水平高!

喜宝恼了,拍开他的手,“你若是觉得秀贵人好,便去找她,反正我在这方面没天分,”一副破罐子破摔样,气呼呼的拿筷子戳饭,也不吃。

弘历乐了,刮了下她的鼻尖尖,“小气包包样,我若真去她那,你还不立马哭鼻子啊,”

“我不哭,你去谁那我都不哭,去吧,去吧,”摆手,一副很大方的样。

“你说的,那爷可真去了,”说完放下筷子,起身向殿外走去,直到走到大殿外,也没听见喜宝追出来,忍不住偷偷转身看去,却见她一个吃的欢快,这么一会功夫,他剥的一碗鱼肉和虾肉已经解决了大半,一点追出来的意思都没有,心里反思,是不是这几个月太宠这丫头了,让她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想想,大步流星地走人了,心说:你真当爷唬你玩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