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但是,在温言抚慰过一番以后,合汗的话锋一转,提起了别吉里迷失对伯颜进行控告一事。别吉里迷失跪在那里心头又是“咯噔”一下。他心想,看来有门儿。抚慰归抚慰,该责问的正事合汗还没忘记,这就好。

伯颜首先需要为自己辩白的就是他为何在针对乃颜的讨伐时挂白纛的事。

伯颜回答的也简单。他说,节制杀戮,本就是合汗一直以来对他的教导,他只是按合汗的仁慈去做。乃颜固然罪无可赦,但那些从贼的人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作为部民被裹挟无奈。对他们应该给其悔改的机会。特别是在战场上临阵反戈一击投奔合汗的奈曼人,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至于说道守哈喇和林无寸功,伯颜谢罪说,自己的确无尺寸之功,因此请合汗降罪。

合汗没理伯颜的请罪话,只是让伯颜吃茶。至于指控伯颜的别吉里迷失,合汗对跪在地上的他视而不见。只顾让伯颜尝尝新上的御贡茶。

“御贡茶一共几种,你心里还记得吗?”合汗似乎已经放过了伯颜可疑的罪过,转而把兴趣移到了茶上。

“大概五种吧。”伯颜回应合汗说:“前四种都是产自武夷山的,分别是武夷白鸡冠、武夷石介、武夷石乳、武夷龙团。后一种产自四川蒙顶山。”

“呵呵 。”合汗发出一阵笑,这笑让伯颜有些不自在了。合汗接着问说:“都说武夷茶好啊,我却是不懂呢,这武夷茶究竟怎么个好法?我也常喝,但喝不出怎么好来。你这人看起来比我更懂茶。不如今天你来评评,五种贡茶,究竟都有何门径在里面。也叫我明了这茶的好处在哪里。”

伯颜不知道合汗这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竟然又叫自己讲茶的优劣。伯颜本不想讲,但合汗指明了让讲又不能不讲。只好开口说:

“奴婢其实也是胡乱喝一个,谈不上懂茶,只知道些粗浅的皮毛。石介、石乳都是岩茶。顾名思义,岩茶生于岩石缝隙中而得名。唐代的杨嗣复有《谢寄新茶》诗,就是赞美‘石上茶’的,视此物为至尊至上之物。说:‘石上生芽二月中,蒙山顾渚莫争雄。封题寄与杨司马,应为前衔是相公。’宋人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里也说石乳茶好:‘又论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仙骨。’《宣和北苑贡茶录》则说:‘又一种茶,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初有诏造之,别号石乳。’可见前朝的人都认为岩石上发生的茶株是难得的好茶。至于好处在哪儿,则是颜色碧绿,口感清澈甘甜,回味幽长。比同样产自武夷的龙团茶更香。至于武夷白鸡冠茶,一般都说它和石介、石乳同属岩上茶,但也有说不是的。白鸡冠煮开后汤色晶亮颜色是浅淡的黄绿色泽,汤水特别清透,还会带着一股类似金盏花的气味,且甜味更甚。但是也有人不喜欢白鸡冠的味道,说那象是一股药味。奴婢还听人讲,白鸡冠的叶片其颜色就很特别。一般的武夷茶的叶片都呈褐色,而白鸡冠的叶片却是米黄中透出奶白并上面有茸,甚至鲜采摘下的茶叶梗嚼在嘴里都是一股清甜的滋味。餐后饮一盏白鸡冠,可以去口气,令余香满口、齿颊留芳、回甘无穷。自从陛下您下御诏令在武夷山建皇家焙局又升级成为御茶园后,咱们本朝人没有不爱这武夷山产的茶的。我听人传说咱们赵子昂赵学士曾写《御茶园记》说是:‘武夷,仙山也。岩壑奇秀,灵芽茁焉,世称石乳,厥品不在北苑下。’”

“接着说,接着说。”合汗听了面露笑意,似乎很喜欢听伯颜叨叨茶的典故。他催促伯颜继续:“你若不讲,这里面的门道我也不知。没想到,喝盏茶居然有这许多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