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作此雄观真壮士,

奈何犹说污人尘。

癸未,伯颜至蕲州,宗模出降,即承制授以淮西宣抚使,留万户带塔儿守之。阿术复以舟师先趋江州,兵部尚书吕师夔在江州,与知州钱真孙遣人来迎降。丙戌,伯颜至江州,即以师夔为江州守。师夔设宴庾公楼,选宋宗室女二人,盛饰以献,伯颜怒曰:“吾奉圣天子明命,兴仁义之师,问罪于宋,岂以女色移吾志乎!”斥遣之。

历史的真实与真实的历史不是一回事。伯颜自己并不知道拒绝吕师夔送给的两个宗室女居然还会与“圣明天子”、“兴仁义之师”之类的虚词产生联系。

他当时只说了那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不需要这些。”

仅此而已。

若论及姿色,这里的女人并不合伯颜的胃口,她们与他曾经在伊尔汗宫廷里见过的那些媚入了骨髓的美人差的太远。与他的伊斯塔尔和米莉亚姆也同样差得太远了。他想念那些美目、灵动、妖娆的面庞,或如地中海海水般蓝色或象翡翠色样绿色的双眸。想念那卷曲的泛出紫色光泽的乌发和饱满的如同椰果一样的乳房,还有那能如燕子般轻巧的在地毯上飞旋的带着黄金脚镯的双足。而所有这一切,在这里的女人身上都没有。

南人女子的清淡脸庞,让人觉得乏味之极。凤眼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以美言掩盖一种天生的缺陷。至于飞旋如小鸟样的灵巧可爱的双足,这里更是甚少见。即使在庾楼宴客,歌姬们大多数的时间也只坐着弹唱,舞蹈只是简单的在地板上来回“挪步”加甩几下袖子而已。这在伯颜看了,简直就是敷衍,不能称之为“舞蹈”。后来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南人的舞蹈那么热衷于来回甩袖子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女人脚不灵。

“快上马”,一种限制女人的脚长得太肥硕的缠裹方式,正静静的流行在南人的深宅大院和宫墙里。它区别于后世享誉华夏的“三寸金莲”。“快上马”缠出的足,消瘦、平直、尖俏。它与“三寸金莲”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只求“瘦”、“尖”、“直”,不要求“弯”和“弓”。仅这一项的省略,就让女子免去了把前脚掌狠狠的窝向脚后跟并把足面骨折断的痛苦。所以按照“快上马”方式缠足的女子,缠后双足纤细平直如竹笋,脚掌长度仍然为天足的长度。因此她们可以表演脚步简单,动作主要集中在手臂部分的舞蹈。

但“快上马”仍然需要将除去大脚趾外的其余四个脚趾狠狠的窝向脚底心,要承受其余四趾被折断的痛苦。“快上马”在缠裹之前,需先在缠足女的脚底板垫上一根与脚长相等的竹板,然后把后面四脚趾折进脚心缠裹。缠之前脚趾间撒明矾,因为明矾消肿、收敛、消炎的作用能使缠足女的疼痛减轻些,也能预防因足部感染而导致的死亡或截肢。缠足带子为白色绫子,用不起绫罗就用布代替。裹脚带子长丈许,紧紧缠裹之后,再用细密的针线把足带缝合。足带一直缠裹至脚踝上小腿中部,然后打结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