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李丞雪觉得孟刺史自然是高明的,这相当于将荀崎改造成为了隐势中的一股力量,只是荀崎能不能领会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次,荀崎没有失望,大概是李丞雪的启发式再教育让他心性骤然提升,整个人都感觉到那股醍醐之感,明白了这“材而不材”的深意,也知晓自己想混得开,还得是今后去和平辈晚辈显摆,作为当今圣上的小辈,以后还是老老实实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吧。

听过这些,在钦佩感激孟苍舒之余,荀崎又暗中叩拜亡父的福泽,让他能得道多助,再看李丞雪,他也觉得这位仙风道骨的年轻道士乃是神人——能受孟刺史器重的,那能不是神人么?

于是他也敞开了心境,谢了又谢,再安排人准备厚厚一份礼,这才再度开口道:“不瞒道长,孟贤侄虽一万个好,但远水难解近渴,道长是孟贤侄的心腹,自然也是一等一的人物,今日之事我有不解,还望道长为我解惑。”

“大人所问是否是今日请求公主做媒与孟刺史永结秦晋之好的事?”

荀崎的心思实在是太好猜了,全无挑战。

“正是啊!”荀崎再次拉起李丞雪的手,不能更诚心的请教,“我观公主,似乎并不乐意为之,实在不解缘故,又不敢冒犯殿下,还请道长为我解惑。”

李丞雪等得就是这个,他哈哈大笑,摆出一副了然天机的样子,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报答孟苍舒的知遇之恩——

——比如给他当一回月老,牵一条红线。

第75章

“此事并非大人行事不妥, 而是没有将事情办到实处去。贫道虽为红尘方外之人,却也知晓天地之间因缘际会,逃不开一个趋利避害。大人希望与孟刺史结秦晋之好,这本无错, 刺史这般当世英杰, 不说功绩如何, 只听圣上几次嘉赞,便知其前程无量。可是……这前程, 究竟是何处的前程呢?”

“愿闻其详。”

荀崎从前上课都没有这样认真过。

李丞雪清了清嗓子,示意接下来的话非常重要:“圣上将几位皇子派驻各地边郡,又专门选了贤能之吏共治, 这些皇子与刺史年纪均是五陵华年,可见圣上之意,是要他们长留边地,无有后顾之忧。承明公主乃是圣上掌珠,最能体察圣意,从前那两任刺史实在不堪,终于孟刺史前来, 公主殿下自然欣喜,这多年的积弊, 不过两年便一扫而空, 若不是横着出了太子殿下遇刺这件事, 待太子殿下循行归来, 那褒扬良慈郡上下的恩旨想必这时都以写好明发了啊……”

“确是如此,圣上平常每每提及边郡治理, 屡屡夸赞孟刺史才干为人中龙凤。”荀崎听得心痒痒,“所以我才想和孟刺史亲上加亲啊……”

“这话是不假, 贫道也信大人出自真心实意,可是……大人没有想过,这样一来,岂不让公主殿下痛失左膀右臂?”

“我没有这个意思非要孟贤侄回来成亲啊……这出嫁随夫,我侄女绝非倚仗功勋之家出身的骄纵小儿,她最懂礼数,自然会殷勤跟随绝无怨言!”荀崎恨不得当即给萧玉吉解释自己的用意。

李丞雪故作惋叹摇头道:“非也非也。据贫道所知,这期间不是没人给刺史大人攀附姻亲的,可刺史大人全都拒绝了,理由有二,一是他尚未到成亲的时机,良慈郡百废待兴,他走不开也不愿意走开,成亲事情冗杂耽误正事是其一,这其二嘛……大人,你可知什么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荀崎没读过书,但听意思似乎明白,于是他非常懵懂地点头又摇头,让李丞雪十分头痛。

“大人啊……这是于情于理您都不能亲上加亲的缘故,否则亲无有却成仇,这您的初衷又哪里去了?难道没有这层亲上加亲,刺史大人就不会尽心报答老太尉的恩德了么?刺史大人绝不是如此忘恩负义之人。这段时日,刺史大人对您的事从来都是格外上心,贫道离开前,刺史大人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公主殿下,且到了京师,无论如何也得和荀长史见面,如此心意,大人竟然不知么?”

李丞雪说得口干舌燥,然而荀崎只是自顾自感动,还没明白,他只能继续指引迷津。

“刺史大人已将您当做了亲人,才有这般忧思,同理,刺史大人也将公主殿下视作亲人一般,才会等同相待……”

“你的意思是……”荀崎恍然大悟,一句诶呀呀接着抚掌,对着松了一口气的李丞雪笑道,“原来是公主殿下自己想招揽孟刺史结秦晋之好啊!这我可就僭越了,怪不得殿下不那么热络我的意思,我该死,我该死,怎可夺人之美呢?可是……我还有一事不解想让道长解惑,良川王殿下年纪还小,孟贤侄也没有妹妹女儿什么的,他们如何结亲啊?”